一级分类:
拾得遗失物是指发现他人遗失物而予以占有的法律事实。拾得人与权利人之间法律关系的处理规则是:。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拾得人可以要求支付必要费用,但不得要求支付报酬。
2023-12-04
然而一旦夫妻产生离婚纠纷,未登记的一方往往由于举证困难,很难证明自己对房产的共有权。一些已有子女的夫妻购买房屋,出于对自己将来迟早要将房屋过户给子女及规避房屋过户税费的考虑,在办理房产登记手续时,将自己夫妻连同孩子的姓名一并进行登记,从而在法律上使夫
2023-12-01
土地登记时间并不一定是使用权日,土地使用权登记日是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开始计算的,而土地使用权是可以转让,转让后的使用权从签订转让合同开始计算的。第十条 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第二十一条 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登记
2023-11-26
领取不动产证需要交80元,如果有共有权证增加收工本费10元。(一)登记申请书;(二)申请人、代理人身份证明材料、授权委托书;(三)相关的不动产权属来源证明材料、登记原因证明文件、不动产权属证书;(四)不动产界址、空间界限、面积等材料;(五)与他人利害关系的说明材料
2023-11-26
埋藏物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具有重要地位,但埋藏物的归属仍然是法律中一个重要课题,埋藏物的发现也是各国物权法中不可或缺的制度,其中,许多国家的规定相当典型或相当有特色。即在自己土地上发现的埋藏物归自己所有;在他人土地上发现的埋藏物,一半属于发现人,一半属
2023-11-23
预付款是一种支付手段,其目的是解决合同一方周转资金短缺。预付款不具有担保债的履行的作用,也不能证明合同的成立。收受预付款一方违约,只须返还所收款项,而无须双倍返还。此外,法律对预付款的使用有严格规定,当事人不得任意在合同往来中设置预付款项。给付定金的
2023-11-21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房产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我国的不动产物权变动采取的是交付并登记的模式。因此,房地产开发商不仅要履行交付房屋占有、使用权的义务,更重要的是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定日期履行办理房产过户登记
2023-11-20
破产案件受理后,债权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新诉讼的,应予驳回。其起诉不具有债权申报的效力。人民法院对于申报的债权,应当指派专人,进行登记造册,编制债权表。债权申报期限是允许债权人向法院申报其债权的固定期间。对债权申报期限的立法体例,有法定主义和法院酌定主义
2023-11-18
担保人即保证人,根据规定,第三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这里的第三人即担保人,包括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这里的债权人既是主债的债权人。这里的-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称为保证
2023-11-16
第三条城镇房屋所有人都必须在限期内到房屋所在地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房屋所有权证。第四条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共有权保持证是国家依法保护房屋所有权的合法凭证。全民所有的房屋,房屋所有权证发给国家授权的房产管理单位。第十四条房屋所有权证遗失,应及时登报声明
2023-11-16
无形财产或精神财富,不属于认定无主财产的范围。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关于无主物构成要件如何认定,国家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没有处分权的人将手下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所有权人都有权追回,除了法律另外有规定外。当无主物被认定时,此时
2023-11-12
无形财产或精神财富,不属于认定无主财产的范围。在司法实践中,认定财产无主的情形有:第一,财产所有人已不存在或者谁是所有人无法确定的;第二,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和隐藏物;第三,拾得的遗失物、漂流物、失散的饲养动物,经公安机关或有关单位公告满6个月无人认领的;
2023-11-10
债的担保的效力是指担保依法成立所具有的对当事人的法律约束力。
2023-11-08
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后,出质人不得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可以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出质人所得的转让费、许-可费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质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上述规定主要是
2023-11-08
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第二款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由于民法与刑法分别采用两个不同的术语,因而民法学界有人认为遗失物与遗忘物应当加以区分,这种区分主要表现在:。侵占遗失物与侵占遗忘物所
2023-11-06
关于留置权适用范围的法律问题。担保法规定了留置权适用于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和加工承揽合同等产生的债权,但物权法采纳了扩大留置权适用范围的意见,没有明确列举适用范围,只规定了不得留置的两种情形。留置权的成立需满足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动产、债权已届清偿期且
先成立租赁关系后设定抵押权的情况,涉及相关法律法规如《合同法》和《担保法》。在租赁期间,即使所有权发生变化或抵押人将已出租的财产抵押,租赁合同仍然有效。抵押人应告知承租人和抵押权人关于已出租的事实,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这种制度体现了租赁权的物权化原则
担保法规定的五种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这些担保方式是为了保障债务的履行,确保债权人的权益。抵押和质押是常见的担保方式,涉及将财产作为债务担保。保证涉及第三方为债务人履行债务提供保证。留置和定金也是担保方式之一。此外,文章还提及了
民间借贷中多个连带共同保证人的责任认定问题。在担保法规定下,多个当事人对同一债务提供连带保证时需共同承担担保责任。文中提到了保证合同的约定、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不可撤销保证的性质以及保证人的连带共同担保责任。各担保人需按约承担连带共同担保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