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 > 遗失物遗忘物哪个更严重,有什么区别

遗失物遗忘物哪个更严重,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3-11-06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437
对于遗失物和遗忘物,绝大部分人都分不清两者的区别,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是特别注重这方面的区别。但是有过经验的人们都知道,不论是丢失者还是拾得者都有所经历,如果遗失了或者遗忘了某个重要的东西就很难找回,相信捡到的人也很难经得住诱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构成犯罪。那么对于遗失物遗忘物哪个严重,有什么区别呢?你了解多少?让我们一起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

遗失物与遗忘物的区别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第二款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而《物权法》第107条、109条至第113条则对遗失物拾得人的权利与义务、无人认领遗失物的归属等作了规定,但没有涉及到遗忘物。由此可见,民法中未对遗忘物进行法律规制。

相比之下,《刑法》第270条明确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两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中以拾得遗忘物为规范对象,而非以拾得遗失物为调整对象。因此,有人认为遗失物与遗忘物应当加以区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占有人丧失对物的占有时的心理状态

遗失物占有人遗失动产时,往往是无意识的,事后也一般难以准确回忆或说明遗失发生的具体地点;而遗忘物的占有人均是有意识地将物放置于某地,事后也能准确地回忆或说明物所遗留的具体地点或场所。

2. 拾得人的主观心理状态

拾得人对于所拾之物是遗忘物还是遗失物,往往会有直观的判断。侵占遗失物与侵占遗忘物所负法律责任迥然不同。侵占遗失物的主观恶性小,所以只需要赔偿;而侵占遗忘物的主观恶性大,所以要受到刑罚惩罚。

3. 占有变动模式

遗失物采取“占有—无人占有”模式,而遗忘物采取“占有—占有”模式。遗忘物的物主遗忘行为造成场所管理人对遗忘物自动取得占有,不管管理人是否发现并拾取遗忘物。

4. 法律效果

遗失物的拾得人享有费用或报酬请求权,而遗忘物的拾得人或发现人不享有费用或报酬请求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证过的房屋的买卖是否合法

    公证过的房屋买卖的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相关规定,只要房屋公证合法且不属于禁止买卖的情形,所有权人就有权进行买卖。同时,所有权人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并可在其不动产或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但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益。私

  • 机动车转移登记的情况和办理流程

    机动车转移登记的情况和办理流程,介绍了办理转移登记所需的证明和凭证。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机动车贬值的估算方法,包括实体性贬值的三种计算方法:主观察法、使用年限法和行驶里程法。

  • 期房被司法拍卖后的处理方式

    期房被司法拍卖后的处理方式。当被执行人购买的期房被司法拍卖时,竞买人可凭法院司法拍卖文书办理房屋产权变更。房屋登记部门需协助办理,依据《房屋登记办法》规定完成相关手续。涉及人民法院或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要求登记时,房屋登记机构应予以办理并在房屋登

  • 动产和不动产的经济学定义和区别

    动产和不动产在经济学上的定义和区别,以及它们在法律上的区分。动产是可以移动而不损害其经济价值的物,如金钱、器物等;不动产是不能移动或移动会损害其经济价值的物,如土地和建筑物。动产和不动产可以互相转变。在法律上,得失变更、诉讼管辖及涉外法律适用、税法中

  • 非法占有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 民法中何为遗失物与遗忘物
  • 遗失物与遗忘物的法律解释是什么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