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当事人在诉讼前已就工程价款的结算达成协议,一方在诉讼中要求重新结算的,不予支持,但结算协议被法院或仲裁机构认定为无效或撤销的除外。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当事人一方以施工合同无效为由要求确认结算协议无效的,不予支持。主张工程价款调
2024-06-22
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规定,所以工程索赔过了诉讼时效的,仍然可以向法院起诉,但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承包人逾期未发出索赔意向通知书
2024-06-22
建设工程索赔的操作步骤包括:在索赔事件发生后的28天内,承包人向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通知;工程师对承包人的索赔申请进行审核,如果认可该项索赔,则通知承包人;发包人审批工程师的索赔处理证明;最后,承包人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接受最终索赔。相关的法律依据是《
2024-06-21
工程结算是指施工企业根据承包合同和已完成的工程量向建设单位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的经济文件。中国常用的工程结算方式有按月结算、竣工后一次结算、分段结算、目标结算方式以及其
2024-06-20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三十五条的规定: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合同生效后,
2024-06-18
建设工程价款的优先受偿权,基于发包人对建设工程合同的违约行为而产生的债务,也就是依合同约定发包人应履行的付款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第三条规定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建筑工程价款仅能包含承包人为建设工程应当支付的实际支出的费用。承建工程与优先受偿权行使
2024-06-18
工程款优先受偿权是指承包方依据合同的要求完成施工后,发包有不支付工程款,经催告后逾期不支付的,承包方向法院申请对工程进行拍卖,所得款项优先偿还工程款的情形。第二百八十六条 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
2024-06-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际,就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问题,制定本解释。第二条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
2024-06-18
走法律途径是解决工程欠款纠纷最好的办法!刘政伟律师给大家的建议是:现在是法制社会,不要找一些人做违背法律的事情,搞不好钱要不到不说,还要有牢狱之灾。综上所述,拖欠工程款最快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有很多,但是相对于找熟人,找社会人,找讨债公司来所,打官司还是最
2024-06-17
工程索赔的处理原则包括:以合同为依据、及时合理处理索赔、注意资料的积累、加强索赔的前瞻性。承包方索赔的程序包括:提出索赔意向通知、提交索赔申请报告及有关资料、审核索
2024-06-17
工程抵款房跟其它房子相比价钱更为便宜。由于房子本身保值增值,因此不少债权人也都愿意以此方式来抵消工程等欠款。
2024-06-15
6、甲方双方均放弃追究对方的本协议约定以外的其它违约责任和经济损失。
2024-06-14
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参加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1、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大学专科学历,工作满6年,其中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4年。从2007年度考试开始,已取得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
2024-06-12
建筑工程款的支付一般分为预付款和进度款两个流程。预付款用于购置材料、设备、租赁施工设备以及组织施工队伍等费用。预付款支付流程包括施工单位提交支付申请表给预算专员,预
2024-06-12
没合同,能证明实际施工情况,也可以按合同纠纷起诉要求支付工程款。拖欠工程款是指在建设工程中,发包方不按合同或结算报告支付工程款,导致拖欠承包方工程,而承包方又拖欠分包商等一系债务。不管是承包方还是分包方,要预防被拖欠工程款,需要做到以下事项:
2024-06-11
注册工程师证件的有效期限问题,包括注册建筑师证件的初始注册条件、提交的材料以及延续注册的相关要求。根据相关规定,注册建筑师证件并非终身有效,每次注册的有效期过后需要进行延续注册。初始注册需要满足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逾期未申请者需符合继续教育要求后方可
建筑工程款的诉讼时效及结算方式。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超过二十年则不予保护。中国采用的工程结算方式包括按月结算、竣工后一次结算、分段结算、目标结算以及双方约定的其他结算方式。涉及备料款的预付、扣还及违约责任等也做了详细规定。
建设工程合同中存在的多种不对等问题及其影响。包括招标文件内容设置的不对等、合同担保的不对等、合同违约条款设置的不对等、合同时间条款约定不详细、合同用语不规范或漏项以及合同计价方式设置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合同主体责任权利关系的不平衡,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中工人受伤的赔偿责任问题。工人受伤后可以向实际施工人、分包人和发包人追偿。如果实际施工人无力或拒绝赔偿,受伤的工人还可以向其他相关方追偿。赔偿责任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谁有经济能力,谁就应承担赔偿责任。工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争取最大的赔偿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