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分项法是按每个索赔事件所引起损失的费用项目分别分析计算索赔值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是在明确责任的前提下,将索贻费用分项列出,并提供相应的工程记录、收据、发票等证据资料,这样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给以分析、核实,确定索赔费用顺利解决索赔事宜。再从这个实际总费用
2024-03-20
工程款一般分为动员预付款、进度款、结算款,质保金。因为,在工程进展过程中,施工单位享有主动权,如果业主建设单位延期付款就可以顺延工期来制约业主,因此应当争取在工程完工前最大限度的争取支付较大数量工程款。再者,在工程进行过程中,一旦业主建设单位出现逾期
2024-03-20
规范的作法是双方确认计量结果后14天内,发包人应向施工人支付工程款,逾期不支付,又不能达成延期付款协议,导致施工无法进行,承包方可停止施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工程案件若干题目的解释第17条:“当事人对欠付工程价款利息计付标准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
2024-03-19
建设工程合同索赔的依据主要包括《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全民所有制建筑安装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处理索赔时,应遵循以合同为依据、及时、合理处理索赔以及加强主动控制减少索赔的原则。建设工程索赔的费用包括人工费、设备费、材料费、管
2024-03-19
高套定额是指做低标准—工作,套用高标准定额。从而提高了工程造价,但在工程决算审核中、这两种高套定额又有所不同、前者我们应从熟悉工程组计算规则着眼,后者应从掌握施工要求和竣工图纸方面人手。
2024-03-18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当权利人在一定期限内未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其胜诉权将消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8条的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诉讼时效期限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的日期开始
2024-03-18
工程进度款是指工程项目开工后,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合同规定,以当月完成的工程量为依据向建设单位办理结算的款项。结算分为开工前期、施工中期和工程尾期三种情况。开工前期的
2024-03-17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工期可以合法顺延。当事人可以在获得发包人或监理人签证等确认后,约定工期顺延。如果当事人没有获得确认,但提供了相应证据证明申请过确认,承
2024-03-16
工程款结算请求权有时效,诉讼时效三年,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
2024-03-15
上诉人:罗某某,男,1968年8月8日出生,住湖南省某某市某某镇某某村第十二村民组。被上诉人:长沙磐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住址,长沙雨花区韶山南路华银园小区B5-B9。上诉人罗某某因与被上诉人长沙磐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一案,不服雨花区人民法院于2
2024-03-14
监理合同必须备案,这样监理单位才能备案,然后才能下施工许可证。
2024-03-14
工期是指工程施工的期限,涉及到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和竣工验收日期。工期纠纷常常发生在承包人请求支付工程进度款或结算时,发包人常常以工期延误违约金为理由进行抗辩。对于工
2024-03-14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届时此条例被《民法典》所替换,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会失效。工程款的取得首先要解决合同的有效性问题。必须和业主存在直接的合同关系或者有有效的授权委托,否则业主有权拒绝付款。工程款超过诉讼时
2024-03-14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索赔时效,是指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索赔方在索赔事件发生后的约定期限内不行使索赔权的,视为放弃索赔权利,其索赔权归于消灭的合同法律制度。约定的期限即索赔时效期间,一般为28天。该种索赔时效,属于消灭时效的一种。索赔时效的规定,见诸于各类合
2024-03-13
合同法已经纳入《民法典》的合同编,一般来说,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根据法律的规定,也可以根据其他法律的规定。根据《民法典》第188条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
2024-03-12
注册工程师证件的有效期限问题,包括注册建筑师证件的初始注册条件、提交的材料以及延续注册的相关要求。根据相关规定,注册建筑师证件并非终身有效,每次注册的有效期过后需要进行延续注册。初始注册需要满足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逾期未申请者需符合继续教育要求后方可
建筑工程款的诉讼时效及结算方式。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超过二十年则不予保护。中国采用的工程结算方式包括按月结算、竣工后一次结算、分段结算、目标结算以及双方约定的其他结算方式。涉及备料款的预付、扣还及违约责任等也做了详细规定。
建设工程合同中存在的多种不对等问题及其影响。包括招标文件内容设置的不对等、合同担保的不对等、合同违约条款设置的不对等、合同时间条款约定不详细、合同用语不规范或漏项以及合同计价方式设置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合同主体责任权利关系的不平衡,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中工人受伤的赔偿责任问题。工人受伤后可以向实际施工人、分包人和发包人追偿。如果实际施工人无力或拒绝赔偿,受伤的工人还可以向其他相关方追偿。赔偿责任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谁有经济能力,谁就应承担赔偿责任。工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争取最大的赔偿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