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是指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不再执行赠与行为的权利。根据法律规定,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源于赠与是一种无偿行为。即使赠与合同已经成立,赠与人仍然可以因为自身的某种原因决定撤销赠与行为,这与其他有偿合同有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对于那些基于一时情感而订立的赠与合同,如果不允许赠与人撤销,对赠与人来说过于苛刻,也不公平。
然而,如果对撤销不加限制,那么赠与合同就失去了约束力,不仅对受赠人不公平,也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对社会道德也构成冲击。因此,对赠与的撤销应该有所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如果赠与的财产已经部分交付并已转移权利,赠与人只能对未交付并未转移权利的部分进行任意撤销,以维护赠与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稳定。
赠与合同经过公证部门的公证证明后,表明赠与人的赠与意愿经过了慎重考虑。因此,经过公证证明的赠与合同不得任意撤销。
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赠与主要指为救灾、扶贫、助学等目的或为资助公共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而进行的赠与。这类赠与的公益性质决定了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而履行道德义务的赠与,因为当事人之间存在道义上的因素,允许赠与人任意撤销则与道义不符。因此,这类赠与也不得任意撤销。
赠与合同的法定撤销是指在特定法律情况下,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合同。与任意撤销不同的是:
撤销赠与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赠与本是使受赠人取得利益的行为,如果受赠人对赠与人有加害行为或其他忘恩负义行为,法律应赋予赠与人撤销赠与的权利。赠与合同的法定撤销情形,均为受赠人的违法行为或违反赠与合同约定的行为。赠与人依法撤销赠与的权利是法律对赠与人的保护。
赠与人的继承人和法定代理人的法定撤销条件
赠与的撤销权原本属于赠与人,但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导致赠与人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赠与人无法行使撤销权。只有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行使撤销权,才能实现赠与人撤销赠与的权利和意愿。同时,也只有在赠与人无法行使撤销权的情况下,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才有撤销赠与的权利。因此,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撤销赠与必须基于赠与人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导致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特定情况。
赠与人的撤销权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为了尽早确定赠与关系的去留,赠与人或其继承人、法定代理人应根据法律及时行使撤销权。赠与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限为一年;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限为六个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计算。这个期限属于除斥期间,即法律规定的某种权利行使期限,不涉及中止、中断和延长的问题。如果撤销权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撤销权,撤销权将消失。
赠与合同的法定撤销权一旦行使即发生效力,解除了赠与关系。在赠与财产未交付时,赠与人可以拒绝赠与;在赠与财产交付后撤销赠与时,赠与人或其继承人、法定代理人可以要求受赠人返还赠与的财产。
赠与合同的撤销情形。赠与合同可被撤销的情形包括: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以及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赠与人的义务,包括交付赠与物和担保赠与物瑕疵的义务。
赠与的目的性和法律规定。赠与的目的性根据合同约定确定,可以是遗赠要求受赠人履行抚养义务等。赠与合同具有双方法律行为、转移赠与物所有权、单务合同及无偿合同等特征。赠与合同中,受赠人需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否则赠与人可要求履行或撤销赠与。受赠人仅在赠与财产
徐先生说,一些中介公司玩文字游戏,合同中不标明各项费用,等您住进房子后,中介公司收费不断,什么物业费、供暖费、保安费、清洁费……名目繁多,其实像物业费、保安费都应该中介公司付,合同中应该标明,你不知道,他故意不写,然后不断收费。如果东西坏了,尽快让他
房客构成违约行为,但是房东无权处理房客的东西。房东可以向其催款,如果房客仍旧不支付租金,房东有权解除合同。因房东和房客之间存在租赁合同,因租赁合同而发生的争议,属于民事案件范畴,应由法院管辖,派出所无权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