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合同违约金的赔偿法律规定是《民法典》,而劳动合同的违约赔偿依据是《劳动合同法》,劳动者违反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服务期的约定,应该按照合同的违约条款,支付单位违约金。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能超过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2024-02-20
败诉后要不要承担违约责任,要依据具体案情而定,如果是原告败诉的,承担诉讼费用,不用承担违约责任,如果是被告败诉的,要承担违约责任和诉讼费。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024-02-20
完全赔偿原则是指因违约方的违约行为而对受害人造成的全部损失都应当由违约方负赔偿责任。可见,违约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现有财产的减少和可得利益的损失。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合同当事人发生违约不能如期履行合同,造成损失的应该承担赔偿责任,但违约损害赔偿有一定的原
2024-02-19
员工在合同期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辞职不违约。
2024-02-19
违约定金双倍返还的规定是:《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违约定金双倍返还的规定是《民法典》,合同违约的定金是可以退的,退还违约定金时,需要合同双方当事人进行协
2024-02-18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相关的司法解释同时失效,由新颁布的司法解释替换。所谓“假借”就是根本没有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与对方进行谈判只是个借口,目的是损害订约对方当事人的利
2024-02-18
在合同中既有定金又有违约金的情况下,如果一方当事人违约,非违约方只能在定金与违约金罚则中选择一种适用。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违约定金和违约金不能同时收取,合同违约的定金是可以退的,退还违约定金时,需要
2024-02-17
根据当事人是否约定,合同违约损害赔偿包括约定损害赔偿和法定损害赔偿。 约定损害赔偿,又称约定损失赔偿和约定赔偿,指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预先约定一方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或者向对方支付一定的金钱。
2024-02-17
收了定金违约的赔偿为:返还缴纳方两倍的定金金额作为赔偿。定金一般在合同履行前交付,交付后生效。定金是为了保证债权的实现,它作为一种独立的担保形式存在,而违约金只是一种违约赔偿协议。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如果缴纳了定金的,一旦出现违约情况的那么定金将会被
2024-02-16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合同违约的受害人是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的,按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失进行赔偿。第一百一十一条 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
2024-02-16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合同违约法定赔偿标准是按照合同中的标的,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30%。
2024-02-15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发生的时间不同。违约责任是发生在合同成立以后,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法律责任,而缔约过失责任则是发生在缔约过程中当事人一方因其过失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只有在合同还未成立,或者虽然成立,但不能产生法律效力而被确定无效
2024-02-15
违约定金双倍返还的法律规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若选用定金条款,则
2024-02-14
如果签订的合同支付了定金,违约之后是需要承担违约责任的,这个时候可能就会按照定金的双倍进行赔偿,支付定金之后违约是不能够要求返还定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九十条规定,“定金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当事人在定金合同中应当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
2024-02-14
签合同时,对定金必需以书面形式进行约定,同时还应约定定金的数额和交付期限。债务人履行债务后,依照约定,定金应抵作价款或者收回。在签署劳动合同时在合同中对于违约定金的内容进行一定规定的,是对双方的一种保障制度,双方有其中一方有违约行为的就需要按照合同中
2024-02-13
公司未及时缴纳电费是否需要支付违约金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182条规定,用电人逾期未支付电费应支付违约金。文章还介绍了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和作用,违约金既具有担保债务履行的功能,又具有惩罚违约人和补偿无过错方当事人所遭受损失的效果。我国
《合同法》第299条关于承运人的主要义务。承运人需按时将旅客运送至目的地,并按客票时间和班次运输。若未履行,需采取补救措施。同时,若旅客解除合同,承运人应退还款项。行使权利不影响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
会计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形式,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是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所产生的责任,形式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而刑事责任是针对犯罪行为的严厉制裁,其追究机关只能是司法机关,并可能面临包括死刑在内的严厉惩罚。
合作协议中免责条款的法律要件及其定义和法律效力。确认免责条款的效力需满足一定的法律要件,包括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公民权益,合理分配当事人之间的权益与风险。免责条款的主要功能是合理分配风险,并非否定国家强制性规定的存在或藐视法律。同时,《民法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