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退休人员并不属于劳动者,发生劳动纠纷的,只能适用劳务关系处理,退休人员对退休时的工资不满意的,则可以适用民事纠纷进行调解。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
2022-05-05
不过,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需要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所以,按照上面的相关规定,已经在该公司连续工作满15年的,不是说合同到期了,公司就不能解除,而是还要加上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
2022-05-05
2、经济补偿从性质上看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为弥补劳动者损失或基于用人单位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给予劳动者的补偿,故经济补偿金应以劳动者的正常工作时间工资为计算基数。
2022-04-28
1、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是怎样的问题详情如下: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022-04-28
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支付标准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022-04-28
2、经济补偿从性质上看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为弥补劳动者损失或基于用人单位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给予劳动者的补偿,故经济补偿金应以劳动者的正常工作时间工资为计算基数;
2022-04-24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经济赔偿金则是指用人单位或者员工因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违反合同约定,造成对方经济损失而向对方支付的赔偿。与经济补偿金不同,经济赔偿金具有惩罚性,是一种惩罚性赔偿。用人单位“违法”是劳动者请求赔偿
2022-04-21
3、基本上经济补偿金涉及到的都是非员工主要责任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如果是员工主动辞职、主动提出协商解除、故意违反公司规定等情况,公司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022-04-18
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这种补偿请求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只能在离婚时提出,不能是离婚之前,也不能是离婚之后。
2022-04-12
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然后再双方办理完工作交接之后,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
2022-04-01
1,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是12个月的平均应得工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我国法律一般称作“经济补偿”。
2022-03-29
3、基本上经济补偿金涉及到的都是非员工主要责任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如果是员工主动辞职、主动提出协商解除、故意违反公司规定等情况,公司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022-03-28
劳动者辞职如果是因为单位有不支付或迟延支付劳动报酬、不缴纳社保、不提供劳动需要的最基本保护的情形的,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
2022-03-22
所谓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能对离婚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民法典》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精神状况正常、能完全辩认其行为及其后果的公民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2022-03-22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2022-03-16
离职补偿金的计算方式。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离职补偿金依据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补偿标准取决于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同时,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行为违法,应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以保护劳动者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问题。员工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书面递交辞职信。在离职后,员工必须办理工作交接,否则企业有权暂扣工资。虽然扣留档案和社保不符合劳动法规定,但企业可能会采取相应措施。因此,离职时应谨慎处理各项工作事宜以避免纠纷。
企业裁减员工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企业需在满足一定条件并向工会或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方可裁减人员。裁减员工时,应优先留用特定人员。同时,公司裁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修订草案扩大了工会会员身份的条件范围,保障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企业在招聘员工后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