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法院制作的调解书,仲裁调解书,双方签收后,即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基层调委会、司法所等组织、部门制作的调解书,经双方签字后,具有证据效力。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协议书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这也说明,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协议书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而是主要依靠当事人之间的承
2020-05-25
劳动调解是指纠纷双方当事人自愿接受调解组织的调解,调解不以劳动合同的存在未前提。没有劳动合同同样可以申请劳动提调解。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5月25日颁布的《关于确定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第一条与第二条比较明确具体地罗列出确认劳动关系的方法。(三)
2020-05-25
因劳动争议案件属于仲裁前置案件,为此,我们就劳动仲裁阶段办理了相关委托手续。但公司却以双方在2010年11月签署的《劳动合同补充协议》要求该员工承担义务及违约责任后,才办理离职手续。随后两案合并审理。随后,本案进入到调解阶段,后经双方当事人的交涉,此案最终
2020-05-25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应在查明案情、分清责任的基础上进行。无论是仲裁委员会依职权主动进行调解或当事人主动提出调解,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均同意调解才能进行调解,否则,仲裁委员会不能强行调解。在开始阶段,仲裁委员会应做好下述准备工作:。从而完全结束调解程序。基本
2020-05-25
职工对企业给予的开除、除名、辞退的处理或处分决定不服而引起的争议,以及因职工辞职、自动离职等与企业发生的争议,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职工对用人单位执行上述规定的做法有不同意见而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的,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020-05-25
指企业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提出的调解请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只有在收到当事人的调解申请后,才能受理并行使调解。案件受理后,调解委员会的首要任务是做了调查工作。实施调解是指通过召开调解会议对争议双方的分歧进行
2020-05-25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四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
2020-05-25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后,对调解结果不服不满的,仍然可以向法院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5条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企业拒绝赔偿的,职业病患者可以至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处理解
2020-05-25
我市一家企业成功调解涉外劳动争议案件的情况。该企业面对涉及外籍员工的劳动争议,积极采取调解措施,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最终实现了双方的和解。这一案例展示了企业处理涉外劳动争议的智慧和能力,对于解决跨国企业劳动纠纷具有借鉴意义。
员工因违反公司规定造成重大损失而被辞退的合法性,以及公司无理由辞退员工的解决途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造成重大损失时,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公司无理由辞退员工的情况,员工可以通过协商、劳动争议调解、投诉反映、劳动仲裁和法院诉讼
工厂裁员未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申请劳动仲裁。文中介绍了申请劳动仲裁的途径、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并列举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所适用的劳动争议范围。劳动者可根据法律规定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不断上升的现象,栖霞区人民法院分析了劳动争议案件的原因和特点,指出亟需调解立法支持。劳动争议涉及企业类型广泛,案件审理难度大,判决难执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出现滑坡趋势,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