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行为的实质要件包括牌艰苦行为人的票据能力和意思能力。《票据法》第12条,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票据的,也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2020-05-25
收据找不到了可以去你缴费的柜台补的,他们电脑上都有你缴费记录的。狭义的票据仅指以支付金钱为目的的有价证券,即出票人根据票据法签发的,由自己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或委托他人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有价证券。票据一般是指商业上由出票人签发,无条件
2020-05-25
收到挂失止付通知书后,立即暂停支付,直到法定止付期限届满或收到有关司法文书。挂失止付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如果违反以上权利义务,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2020-05-25
票据贴现融资方式的好处之一是银行不按照企业的资产规模来放款,而是依据市场情况来贷款。企业如果能充分利用票据贴现融资,远比申请贷款手续简便,而且融资成本很低。票据贴现能为票据持有人快速变现手中未到期的商业票据,手续方便、融资成本低,是受广大中小企业欢迎
2020-05-25
看是否造成严重的后果。发票丢失,分二种情况:。说明情况,到出票单位按照记账联复印一份,加盖出票单位印章;如果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还须出票单位主管税务部门批准。简单来说,发票就是发生的成本、费用或收入的原始凭证。
2020-05-25
从发票开具资格来说,主要分为自行开票和税务代开两种。但有的用人单位按月固定给予职工以发票报销费用,规避国家税收监管,是违法的,更不宜认定为工资。另外,如果职工与企业发生劳动争议,职工要求企业补偿经济补偿金时,职工所获的赔偿数额 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大打折
2020-05-25
认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应当以行为是否符合本罪的犯罪构成为标准。本罪是以行为人在主观上明知没有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情况下,虚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如果行为人是由于疏忽大意或
2020-05-25
本罪的主体均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另外,依本条第3款之规定,单位也可成为本罪主体,单位构成本罪的,对单位实行两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条第3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020-05-25
第二十二条 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虚开发票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虚开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虚开金额超过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
2020-05-25
由于近年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活动十分猖獗,审判实践中,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认定存在诸多问题。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数额不满1万元或使国家税款被骗取不满5000元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本罪论处,基准刑为拘役刑。
2020-05-25
挂失止付是指票据权利人在丧失票据占有时,为防止可能发生的损害,保护自己的票据权利,通知票据上的付款人,请求其停止票据支付的行为。挂失止付的效力,在于使收到止付通知的付款人承担暂停票据付款的义务。票据本身并不因挂失止付而无效,失票人的票据责任并不因此免
2020-05-25
兹有贵行年月日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因我单位工作人员疏忽在加盖骑缝章-时财务章法人章加盖不规范,如由此引起的经济纠纷及法律责任由我单位承担。合同展开应该能够将骑缝章还原成原章,只有这样才是比较规范的骑缝章,才能发挥骑缝章的作用。
2020-05-25
取得发票时,不得要求变更品名和金额。团购网站仅作为信息发布平台提供团购信息,消费者实际是与商家发生消费关系,商家若拒绝提供发票,涉嫌偷税漏税。如遇到网络餐饮团购店家不按规定开具发票的,可向税务部门进行举报。如果消费者遇到商家以各种借口拒开发票,可直接
2020-05-25
第四十三条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或者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票据法》规定的票据的,不享有票据权利。票据丧失后,票据权
2020-05-25
银行各级票据经营机构应按月编制资金营运计划,做好资金头寸预测工作,加强资金头寸管理;严格执行上级行下达的贴现限额等计划,并定期进行检查监测。对分支机构的资金业务应当定期检查,对异常资金交易和资金变动应当建立有效的预警和处理机制。
2020-05-25
中国票据背书的追索权相关问题。持票人在行使追索权前需先行使付款请求权并遭拒绝。只有在汇票被拒绝付款等特定情形下,持票人才可对所涉及的背书人、出票人等行使追索权。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票据背书的注意事项,如背书日期、委托收款、质押等细节问题。
承兑汇票中最后持票人的确认问题,包括公示催告中失票人的身份确认、背书转让的连续性证明、票据交付行为的法律效力及票据返还请求权的模糊概念等。对于不诚信的出卖人及中间人倒卖票据导致的纠纷,法律界存在不同观点和处理方式。同时,对于票据权利的返还和赔偿也存在
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将受到刑事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针对不同情况,如虚开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等,所对应的不同刑罚和罚金。同时,对于单位犯罪,单位和直接责任
不开发票行为的处罚措施。根据发票管理法规,单位和个人在与外部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时必须开具发票,否则将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文章还提醒消费者在节日期间要理性消费,停车、旅游和住宅买卖等方面也需注意相关法律事项。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行为包括未按规定印制、领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