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益信托是指委托人将自己指定为受益人而设立的信托。信托早期主要是他益信托,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委托人开始利用信托为自己谋利益,也就出现了委托人将自己定为受益人的情形。例如雇员受益信托是企业为本企业职工设立的,它的受益人有时是全体企业职工,但这种信托
2020-07-21
设立法定信托的目的主要是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防止当事人财产被不法使用。在法庭调查期间,遗产不能无人照管,这时,司法机关就可委托一个受托人在此期间管理遗产,妥善保护遗产。以信托财产的性质为标准,信托业务分为金钱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有价证券信托
2020-07-21
信托投资是信托机构运用信托存款、自由资金、发行债券所得资金,以投资者的身份直接为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投资。融资租赁业务仅仅是信托投资公司众多业务品种之一,信托投资公司可以发行融资租赁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或者单一资金信托的方式操作该项业务。
2020-07-21
营业信托是指受托人以收取报酬为目的而承办的信托业务。营业信托是在信托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出现的,在信托发展的早期,受托人大多是个人,所以不存在营业信托,后来专门经营信托业务的私营机构出现了。世界各国绝大部分的信托业务属于营业信托。委托人有时也向受托人支
2020-07-21
概括来说,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有:首先,单一资金信托的委托人的地位和集合资金信托中委托人的地位有着重大差异。集合资金信托是典型的信托公司设计创制的产品,信托公司起着主导作用,而单一资金信托的资金运用方式和对象等在许多情况下都更多地体现了委托人的意愿。其
2020-07-21
(一)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严密的内控制度,且执行良好;(三)公司及资金信托业务均具有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且执行良好;(五)已在其注册地推介的集合信托计划,且在最近一年来结束的集合信托计划中,没有信托本金发生损失且应由信托投资公司承担责任的情形;(七)严格
2020-07-21
信托法既赋予受托人相应的职权,更着重对受托人施加了严格的义务:受托人除依信托文件的约定收取报酬外,不能从信托财产上获得其他任何利益;必须将信托财产与其固有财产分开。委托人不是唯一受益人的,信托不因委托人死亡或者依法解散、被依法撤消、被宣告破产而终止,
2020-05-25
有些国家信托法将信托文件作为法院确认信托财产范围的基本证据。在信托法律关系存续期间,受托人因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或处分或因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财产,也属于信托财产的范围。受托人依法有权处分信托财产。如因受托人自身的过错或因第三人的过错导致信托财产灭失、毁损
2020-05-25
首先,信托成立后,受托人因管理信托财产而取得的财产,属于信托财产。有效管理信托财产是受托人的法定义务,经有效管理,一般会产生一定的收益,并且这种收益表现为一定形态的财产。如,以公司股份作为信托财产时,受托人取得股份后,可以向该公司委派董事和经营管理者
2020-05-25
我国于2001年4月通过了《信托法》。《信托法》颁布后,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争论。作者以信托财产制度为题加以探讨,以就教于大家。信托财产的归属即其财产权为谁所有的问题,各国信托法及其法理的答案颇见分歧。英美法国家将信托财产上的权利一分为二,普通法上的所有
2020-05-25
同时,因为受益人受衡平法的保护,对信托财产也享有衡平法上的所有权。第7条均从不同的角度规定了信托财产为委托人所有。既保障受托人对信托财产享有完全管理和处置的权利,又兼顾委托人和受益人对信托财产权利的保障。
2020-05-25
信托的成立,以信托财产由信托人转移给受托人为前提条件。因此,信托财产的首要特征是转让性,即信托财产必须是为信托人独立支配的可以转让的财产。信托财产的转让性,首先要求信托财产在信托行为成立时必须客观存在。如果在要设立信托时,信托财产尚不存在或仅属于信托
2020-05-25
2007年12月,某信托公司发行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公司聘请投资顾问进行操作。两年后,信托计划出现投资亏损,几名投资者诉至法院。信托公司未对投资者进行任何误导性陈述或保本承诺,不存在欺诈行为。A公司与信托公司签署资金信托合同,设立单一资金信托。原告以A公
2020-05-25
是指委托人将其合法拥有的各类债权委托给信托投资公司,由其管理、运用或者处分,以提高债权资产的价值和流动性。信托公司可以根据债权的信用等级质量和现金流等设计信托产品,将收益权有偿转让给社会投资者,从而使债权委托人获得融资并降低管理成本,社会投资者则可依
2020-05-25
受托人是委托人设立信托的相对人,从委托人那里接受财产权的委托,负有按照信托目的管理、处分信托财产的义务。因此,受托人应当具有成为财产权主体的一般资格,即应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法律、行政法规对受托人的条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因此,法人为受托人的,受托
2020-05-25
我国《信托法》中关于财产所有权归属问题的缺陷。该法在借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信托立法时,规定委托人为信托财产的所有人,存在信托与委托难以区分的问题,且无法为遗嘱信托情形下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提供法律依据。信托财产归属问题是信托制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需要
信托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及其权利义务。信托当事人包括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各自在信托关系中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委托人拥有知情权、变更信托财产管理方法权等权利,并需保证信托财产合法性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
诉讼信托与诉讼代理在实施诉讼行为的名义和利益归属、权限、法律关系稳定性及内部法律关系等方面的不同。在诉讼信托中,受托人以自己名义进行诉讼,产生的诉讼利益归属视情况而定,且拥有广泛的诉讼权限,法律关系相对稳定,涉及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三方。而在诉讼代
信托合同无效的因素,包括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信托目的,无法确定信托财产,信托财产占有存在瑕疵,以诉讼或讨债为目的设立的信托无效,没有受益人或受益人范围不明确以及特定财产未进行登记等情况均可能导致信托合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