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法人财产权中不应包括收益权。笔者十分赞同这两项规定及其上述内涵。但在法律、法规的规定出台以后,法学界关于法人财产权和股东权的讨论及争议并未平息,因而有必要对法人财产权问题的来龙去脉作一简要回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其真谛。
2023-09-23
甲方向乙方办理财产信托,除确认财托字第_____号“财产信托基本协议”的各项条款外,有关财产信托的具体事项,补充订立以下条款:。第二条甲方保证执行供需双方订立的供货合同。第五条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至乙方全部收回融资本息止为财产信托期,在此期间如发生任何意
2023-09-18
信托业务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法律行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当事人,那么哪些信托是公益信托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专家表示,目前,我国的公益信托主要有四种类型:。以受托人承担的职责作为分类标准,可分为管理型公益信托,资助型公
2023-08-17
在实践中关于信托财产,是有着可以满足委托人多种金融服务需求,提高了全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盘活沉淀财产,加快财产和资产周转,提高使用效能和效益。那么信托财产的分类有哪些呢? 不动产信托是以土地及地面固定物为信托财产的信托,是以管理和出卖土地、房
2023-08-17
信托业务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法律行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当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托人,受信于人的受托人,以及受益于人的受益人。从受益人的角度对信托进行划分,可以将信托分为自益信托、他益信托、私益信托、公益信托。那么我国信托法中对公益信托是如何规定的,
2023-08-16
法定信托,是指依照制定法的明文规定而设立的信托。其中,明示信托,是指通过当事人之间的法律行为而发生的,是委托人通过明确的意思表示而设立的信托。也就是说,默示信托是根据委托人的默示行为推定其具有信托意图而成立的信托。完成设立信托,是指受托人一旦取得信托
2023-08-16
恶意逃债并非法律上允许执行信托财产的行为,信托财产非受托人所有的财产,所以受托人恶意逃债情况下信托资金不能被强制执行。(一)设立信托前债权人已对该信托财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并依法行使该权利的;对于违反前款规定而强制执行信托财产,委托人、受托人或者受益
2021-12-27
信托融资要不要办理抵押担保,由当事人自行协商确定,如果协商一致的,可以抵押担保。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债务人,通常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
2021-12-27
信托股权融资是指信托投资公司以发行信托产品的方式百从资金持有人手中募集资金,之后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向项度目公司注入资金,同时项目公司或关联的第三方承诺在一定的期限(如两年)后溢价回购信托投资公司持有的股权。股权信托融资条件如下:。股权管理信托的实质是财产
2021-10-28
信托财产一般不得强制执行,但是根据《信托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有例外的情况。除因下列情形之一外,对信托财产不得强制执行:。(一)设立信托前债权人已对该信托财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并依法行使该权利的;对于违反前款规定而强制执行信托财产,委托人、受托人或者受益
2021-10-28
信托受益权是可以放弃、偿还债务、依法转让或继承的。信托受益权转让后手续完成后,受让人在15个工作日左右会收到《资金信托受益权转让协议书》,成为新受益人。信托受益权转让,是指将信托受益的权利进行转让。基于信托受益权的可转让性,受益人可以委托信托投资公司转
2021-10-28
① 委托人是信托关系的创设者,他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指定受托人、并有权监督受托人实施信托。第四十四条 受益人自信托生效之日起享有信托受益权。受托人违反信托目的、违背管理职责管理处分信托财产致使信托财产受到损失的,委
2021-10-27
民法典中,规定信托受益权不能作为质押物。该财产称之为抵押物,债务人或第三人称之为抵押人,债权人称之为抵押权人。抵押物必须是可以转让的抵押人所有的财产,凡是法律规定禁止流通的或当事人不享有的不得作为抵押物。该财产称之为质物,提供财产的人称之为出质人,享
2021-10-27
信托投资房地产债权的期限是3年,从债权履行期限届满后开始计算。逾期不主张债权,义务人有抗辩权。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
2021-10-27
受益人的信托受益权可以依法转让和继承,但信托文件有限制性规定的除外。信托计划存续期间,受益人可以向合格投资者转让其持有的信托单位。信托公司应为受益人办理受益权转让的有关手续。机构所持有的信托受益权,不得向自然人转让或拆分转让。信托受益权具有以下特征:
2020-07-21
保护信托的法律定义及其作用。保护信托是为防止子女因不良行为导致财产损失而设立的,委托人将财产交给受托人管理,并向子女支付信托收益。若子女破产或发生特定事件,信托将自动终止,并转为自由裁量信托,保护信托财产免受债权人追索。保护信托包含基本信托和自由裁量
委托代理与信托的区别。主要差异在于当事人数量、财产所有权变化、成立条件、财产控制程度、权限和期限稳定性等方面。信托涉及多方当事人,财产所有权转移,受托人享有广泛权限和充分自由;而委托代理仅涉及双方当事人,财产所有权不转移,受托人权限较狭小并需接受委托
信托终止的各种情形。根据办法第四十三条,信托终止的情形包括信托文件规定的终止事由发生、信托存续违反目的、信托目的实现或不能实现、当事人协商同意、期限届满、被解除或被撤销以及全体受益人放弃信托受益权等。信托终止时,信托投资公司需制作清算报告,经受益人或
信托受托人的权利和义务。受托人享有信托财产管理权和财产分开管理权等权利,同时应履行守信义务、善管义务和忠实义务、信托利益给付义务等。受托人需将信托财产与其自有财产分开管理,并公开业务接受监督,在信托关系终止时需返还全部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