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消费者获得有关知识的权利,是获得其他权利的重要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使消费
2020-05-25
网络消费欺诈是指经营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网络上实施的利用虚构的商品和服务信息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消费者财物的行为。在网络环境下,销售者对其身份信息披露不全或虚假,购买者很难认证或无法判断销售者的真实身份。只有购买者将在线销售者视为经营者时,才可能
2020-05-25
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保委调解,即由第三方对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沟通调和,以促成双方达成解决纠纷。消费者投诉时应注意四点,一是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处理,一般按管辖范围受理;二是当消保委未能解决时,消费者可请消保委作损害鉴
2020-05-25
主要是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方面出现问题,有的地方对消费者的权益只停留在一句口号上,很多的消费者迁权益保护机构根本不作为,甚至有的地方老百姓有一些诉求的时候,根本找不到这些相关部门的大门在哪里,这样的情况下老百姓的消费权益保护就是一句空口号而已。消费者在
2020-05-25
当商场被叫停返券之后,这种返券的促销方式又被一些购物网站“盯上”。近期,一些网上购物商城公然打起了返券的旗号。那么,网上返券会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吗 消费者使用是否方便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消费者对网上返券的流程不太熟悉,而且,这种方式在管理方面也存在问
2020-05-25
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2020-05-25
传媒对社会环境负有守望和监视的责任,应该扮演维护消费者利益的角色。当下的信息社会也是一个风险社会,传媒将风险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社会的风险意识。传媒成功有效的消费风险预警,对于消费者规避和降低消费风险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现在消
2020-05-25
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必须限制和打击。(二)保护消费者权利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我国,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于市,服务质量不高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缺乏对消费者权利的强有力的保护,缺乏对损害消费者权利的行为严厉打击和惩
2020-05-25
1个人所得税,个人的11项所得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2020-05-25
遵守社会公德,尊重生产者、销售者、服务者的劳动和合法权益;人身安全权在这里是指生命健康权不受损害,即享有保持身体各器官及其机能的完整以及生命不受危害的权利。
2020-05-25
针对上述情况,消费者协会特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药品消费应注意科学、安全、健康消费药品。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安全合理用药,做到“五要”:。药品消费环境并不乐观。药品消费请注意科学安全健康&,据有关部门调查普通消费者在用药方面存在以下误区:
2020-05-25
人民调解所具有的及时性、灵活性及无偿性是消费者维权中所期盼的,人民调解与消费者维权融合具有现实的需要。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保委调解,即由第三方对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沟通调和,以促成双方达成解决纠纷。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
2020-05-25
清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消费者维权各项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购买后应尽可能要求销售者出具发票、收据或其他书面的证明材料,以便在受到侵害时,能够有效地进行索赔
2020-05-25
竞争法从诞生至今,其利益保护中心经历了两次历史变迁。现代竞争法发端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判例法中关于反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消费者并非竞争关系的当事者,但竞争法却将其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并且其地位仍在不断攀升,这其中有消费者运动的功劳,但更多的是因为竞争法突出
2020-05-25
如果顾客真的在商场遭到意外,不管是不是商场的责任,商场都有及时救护的义务。还应根据顾客的实际伤情,予以适当赔偿。如果顾客提出的要求有些过度,或者不合理,商场应耐心跟顾客沟通、协商。这些法律规定的安全保障义务是指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采取一定的行动来
2020-05-25
消费者在4S店修车遇到问题时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权,如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仲裁和诉讼等。消费者可以根据纠纷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特价、减价和打折商品的法律定义及规定。这些商品属于正品,仅在价格上给予消费者优惠,不代表商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商家必须保证商品质量,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有退换权利。对于商家不公平的格式合同,消费者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购买特价商品时,消费者应要求经营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消费者设立的九项权利,包括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等。这些权利涵盖了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的各项权益,包括人身财产安全、真实情况了解、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公平交易、获取赔偿、结社权、获得相关知识权以及受尊重权等
微信商家拒绝退款时消费者的法律维权途径,包括协商、调解、投诉、仲裁和诉讼五种方式。同时,文章还涉及购买假货的赔偿权利,普通消费者和职业打假人的赔偿权利有所不同。在维权过程中,消费者应首先保留有效证据并与商家协商,如无法解决可通过投诉和诉讼等方式进行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