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驱逐出境法律知识

驱逐出境法律知识

  • 法院限制出境的依据是怎样的

    (三)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二是人民法院可作出限制出境协助执行通知,责令当事人不准出境,并扣留其身份证或者护照,注明不准出境的原因;三是人民法院未能扣留其身份证或者护照的,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收缴、吊销其证件,或请公安机关宣布作废;对

    2020-05-25

  • 如何查询是否限制出境

    限制出境即不准许人员,本人需要查询是否被限制出境的情况,可以向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局查询。法院应对申请是否符合条件进行审查,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应符合:被申请人有未了民事案件在身;有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的必要性,被申请人有借出境逃避民事责任的可能,如不

    2020-05-25

  • 限制出境的物品都有哪些

    入境时,应向海关申报并提供外交部批准文件,海关审核放行。对旅客携运上述设备进境并向海关申报的,海关一律不予放行,限期由物品所有人退运出境,逾期由海关依法处理。

    2020-05-25

  • 申请解除限制出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目前,人民法院采取限制出境措施所依据的相关司法解释,主要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1987年3月10日公布的《关于依法限制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出境问题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1987年10月19日发布的《关于审理涉港澳经济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

    2020-05-25

  • 限制出境的条件有哪些

    限制出境措施,是指在民事诉讼程序中,为保证民事案件的顺利审理和将来有效裁判的执行,人民法院应当事人的申请,通知有未了结民事案件的当事人不得离境的一种保全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第8条第2项规定,在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民事案件不能出境的

    2020-05-25

  • 限制出境的程序,时限规定和救济途径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六条规定“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对被执行人限制出境的,应当由申请执行人向执行法院提出书面申请;必要时,执行法院可以依职权决定。”限制出境这一强制措施的启动以申请人申请为原则,执行法

    2020-05-25

  • 如何申请限制出境

    限制出境措施,是指在民事诉讼程序中,为保证民事案件的顺利审理和将来有效裁判的执行,人民法院应当事人的申请,通知有未了结民事案件的当事人不得离境的一种保全措施。可见,在有未了结民事案件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通知公安、边防机关,限制某些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出境

    2020-05-25

  • 申请解除限制出境的措施是如何的

    现申请人申请解除对XX公司法定代表人,即被申请人的出境限制。

    2020-05-25

  • 限制出境的期限是多久

    关于限制出境的期限,目前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二)《民事诉讼法》二百五十五条:“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2020-05-25

  • 被限制出境的条件有哪些

    当事人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且法院限制出境的、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相关条件等都是会被限制出境的。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的限制出境规定有所不同。第六十五条 对依法决定不准出境或者不准入境的人员,决定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及时通知出入

    2020-05-25

  • 缓刑考验期是否限制出境

    缓刑期间不得离开户籍地外出。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

    2020-05-25

  • 如何申请限制外国人出境

    申请应书面提出,载明申请保全的事项、事实和理由,并应附有相关证据。可见,在有未了结民事案件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通知公安、边防机关,限制某些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出境。

    2020-05-25

  • 强制执行会限制出境吗

    限制出境是一项强制执行措施,一般情况下会通知被执行人。《关于公告被执行人名单和限制高消费、出国、出境的若干规定(试行)》第十四条执行法院作出限制被执行人出国、出境决定的,应当逐级呈报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未办理出国、出境证件的被执行人,依程序通过省高级人民

    2020-05-25

  • 限制出境期限怎么规定的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依法限制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出境问题的若干规定》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中国公民可根据通报备案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禁止、限制、控制出境的措施。

    2020-05-25

  • 限制出境鉴定标准

    可见,在有未了结民事案件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通知公安、边防机关,限制某些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出境。目前,人民法院采取限制出境措施所依据的相关司法解释,主要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1987年3月10日公布的《关于依法限制外国人和中国公民

    2020-05-25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

    中国刑法中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判处管制本身对家人影响不大,但在孩子参军或报考公务员时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法律对管制期间的活动有明确规定,如违反将面临处罚。同时,家庭的社会形象和经济状况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总体而言,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较小,但需注意

  • 在限期内未出境,可以强制出境吗

    我国相关法律对于外国人或境外人员在规定期限内未出境的处理方式。对于未在规定期限内出境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强制其出境,被遣送出境的人员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入境。同时,还涉及催告责任、决定责任、执行责任、事后监管责任以及其他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 拘役的特征及区别

    拘役的特征及其与其他短期剥夺自由刑罚的区别。拘役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短期自由刑,适用于罪行较轻需短期改造的罪犯。拘役具有明确的法律属性、适用对象、适用机关、法律依据等特征,与其他短期剥夺自由刑罚如刑事拘留、行政拘留等在性质、适用对象、适用机关等

  • 管制在实践中死刑的执行方式

    管制这一刑罚的实践应用及其执行方式。管制由人民法院判决,公安机关执行,对轻微犯罪分子进行限制自由的处罚。管制的执行需遵守刑法的多项规定,如遵守法律、服从监督等。死刑的执行方式包括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需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确保公正透明。

  • 驱逐出境的适用对象
  • 哪些犯罪行为可能被判没收财产
  • 解除限制出境的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