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律师叫代理人,不是独立的一方,必须按照当事人的意思办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应当分别请律师做辩护人和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第一百零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
2020-05-25
(一)反诉的对象必须是本案自诉人;(二)反诉的内容必须是与本案有关的行为;第二百七十七条 告诉才处理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对自诉人提起反诉。反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反诉案件适用自诉案件的规定,应当与自诉
2020-05-25
一种观点认为,应当遵循“先刑后民”的基本原则,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民事案件应当驳回起诉或中止审理。借款人的借款行为已经被人民法院认定构成集资诈骗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行为,出借人起诉保证人要求承担保证责任的,人民法院应认定该保证
2020-05-25
人民法院只有在全面查清案件事实,确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以及刑事责任大小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被告人是否应当承担被害人的物质损失以及赔偿损失的范围作出认定,进而确定赔偿的范围以及赔偿的形式。因而,附带民事诉讼理应同刑事案件一并
2020-05-25
在刑事诉讼中,万某以陶甲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并同时放弃对应某的民事部分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六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包括:“刑事被告人及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
2020-05-25
根据规定,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也就是说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嫌疑人或其家属对受害人作出积极赔偿时,取得被害人谅解和同意的情况下,法院可以酌情对被告人给予从轻处罚,这对双方都有利。
2020-05-25
未被列为刑事被告人的两个人也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不是共同致害人即使被追究刑事责任也不能成为民事诉讼被告人。死者的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只能以于某为被告人。所以说,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以他的法定代理人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
2020-05-25
驾驶机动车致人伤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确定赔偿责任。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就民事赔偿问题达成调解、和解协议的,赔偿范围、数额不受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限制。
2020-05-25
由于行政诉讼法没有对附带民事诉讼作出明确规定,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和适用条件,一直存有争议。《行诉法解释》第61条规定: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
2020-05-25
我国目前司法制度中,仅仅承认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而对基于刑事案件产生的侵权,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不支持,笔者认为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基于个案提出精神损害赔偿是正当的,应受到法律保护。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扩大到精神损害赔偿方面,并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
2020-05-25
大多数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中的被执行人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入狱进行劳动改造或本人基本没有履行能力,其家庭经济条件有限,赔偿能力低下的,而他们需进行赔偿的数额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比如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大多数为故意伤害、交通肇事、过失致人死亡等侵犯公民生
2020-05-25
由于犯罪行为使公民的人身或者财产遭受损害的,被害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作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时,在同一个法庭上具有双重身份。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监护人,在诉讼中他们是法定代理人。该儿童的父母可以以法定代理人身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国家财产、集体财
2020-05-25
如果原审附带民事部分是另行审判的,上诉期限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限执行。如果第一审判决的刑事部分并无不当,第二审人民法院只需就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作出处理。
2020-05-25
如果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即依照法律规定理应败诉的,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应当服判,并且争取与对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商定判决的具体执行步骤,争取对方当事人放弃某些判决中确定的权利。反之,如果原判决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明显有错误,或者原审严重违反法定
2020-05-25
但是,关于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从现行刑法和刑诉法的有关规定来看,均限定为物质方面的损失。
2020-05-25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和范围。此类诉讼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向法院提起的民事诉讼,旨在赔偿因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其优势在于同时解决刑事和民事赔偿问题,节省诉讼成本。此类诉讼必须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出,并由同一法庭审理。在刑事案件尚未审判前,法
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权利。在法庭调查中,被告人和被害人享有陈述权利,被害人和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享有问询权利,当事人对证人和鉴定人也有问询权利,并有权对物证进行辨认。此外,当事人还有申请权利,如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等。只有经过当事人辨认和证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适用范围。它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涉及民事权益的争议的方式,法律适用上除刑法、刑事诉讼法和刑事司法解释的规定外,还适用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其范围包括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和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的物质损失。被告人的赔偿情况会
关于停尸费的责任承担问题。办案机关对于查明死因且不需要继续保存尸体的案件,承担停尸费;家属未处理导致的停尸费原则上由家属承担,但若因被告人犯罪行为导致被害人经济损失,可要求被告人承担。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