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行政监察 行政处罚法 国家赔偿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许可法 行政强制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相关 公证法 行政诉讼法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权责任法》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颁布的司法解释替换。在故意伤害造成轻微伤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构成刑事犯罪,也就不需要行为人承担刑事方面的责任,而只能要求其作出民事赔偿,当
2020-07-21
向监察部门或监狱管理人员投诉,出狱之后也可以要求国家赔偿。罪犯服刑期间,发现了判决时没有发现的罪行,即发现罪犯还有漏罪应当由执行机关移送人民检察院处理。决定了该漏罪的管辖权后,由有权机关进行侦查,如果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则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后,决定是
2020-07-21
5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2020-05-25
行使检察权的机关即人民检察院:行使审判权的机关即人民法院;行使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即执行刑事判决的监狱管理机关。
2020-05-25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财产。附带民事诉讼必须在刑事案件立案后,第一审判决宣告前提起。如果在此期间没有提起,刑事案件一审判
2020-05-25
《国家赔偿法》刑事赔偿范围的规定在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有三方面的内容:(一)、侵犯人身自由权的刑事赔偿;(二)、侵犯生命健康权的刑事赔偿;(三)、侵犯财产权的刑事赔偿。从刑事法律的规定来看,以上几种情形是仅次于错拘、错捕和错判的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然而由于
2020-05-25
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办公室日前下发《关于转发2007年度全国职工日平均工资的通知》,要求全国检察机关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按照国家赔偿法规定,2008年办理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刑事赔偿案件,每日的赔偿金即按照9931元计算。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办公室负责
2020-05-25
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标准的原则是,既要使受害人所受到的损失得到适当的弥补,又要考虑国家的经济和财力负担状况。我国国家赔偿标准基本采用慰抚性原则。造成部分或全部丧失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残疾赔偿金。
2020-05-25
对侵犯公民人身权的赔偿,我国主要采用金钱赔偿的方式。一般来说,对人身造成的损害是难以用金钱来赔偿的,因为人身权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但是在损害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除了对仍在继续的损害停止侵权外,尚未有比金钱赔偿更适合的赔偿方式。国家赔偿法规定,侵犯公民人
2020-05-25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对财产权造成损害的,主要采取直接损失予以赔偿的原则。直接损失,又称积极损失、实际损失,是指既得利益的丧失和现有财产的减少。直接损失必须针对合法权益而言,违法利益不受法律保护。在具体的赔偿方式上,我国采用返还财产、恢复原状和金钱赔
2020-05-25
我国的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支付赔偿金又叫金钱赔偿,主要适用于错误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等侵犯公民人身权的赔偿。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数额,以职工年平均工资除以全年法定工作日数的方法计算
2020-05-25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刑事赔偿是指行使国家侦查、检察、审判和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受害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1]。当今世界,刑事赔偿的方式主要有金钱赔偿和恢复原状两种。目前,
2020-05-25
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对刑事赔偿的范围规定过于狭窄,不利于对公民权利救济和人权保障,本文分析了刑事赔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国家赔偿法所规定的刑事赔偿范围过于狭窄,不能全面救济被侵害的权利,存在着许多的缺陷,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对其
2020-05-25
刑事赔偿范围,即国家应当承担刑事赔偿责任的范围。另一个是赔偿的损害范围,即国家赔偿哪些损害,不赔偿哪些损害,而损害又可分为人身损害与财产损害、直接损害与间接损害、物质损害与精神损害等等。西方国家通常从损害的角度来理解刑事赔偿的范围,而我国是从侵权行为
2020-05-25
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赔偿法,初步确认了公民申请国家赔偿的宪法权利,这对于消除封建特权思想流毒,重新调整官民关系,监督、制约权力依法行使,具有重要意义。但国家赔偿法所规定的刑事赔偿范围过于狭窄,不能全面救济被侵害权利,需要及时调整。笔者拟从刑事诉讼
2020-05-25
中国司法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方式,根据具体案情确定赔偿义务机关。通知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并提起公诉,但判决被告无罪,赔偿义务机关为批准逮捕的检察机关。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国家赔偿的项目,包括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生命健康权、精神损害和财产权等方面的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有关行使职权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赔偿规定。当侦查、检察、审判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若存在侵犯人身权或财产权的情形,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具体情形包括违反拘留措施、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或改判无罪、使用不当手段导致公
司法解释中关于非刑事司法赔偿的规定,其中错误执行案件占比高达60%,违法保全也占据相当比例。司法解释对错误执行和违法保全进行了明确规范,并首次引入精神损害赔偿。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人身权利造成精神损害的,需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看守所行为是否违法导致司法赔偿的问题。依据国家赔偿法规定,看守所非法侵犯人犯权益将承担司法赔偿责任。文章详细阐述了收押人犯的程序、健康检查要求、物品检查规定、权利告知义务以及档案管理等内容,同时规定了不同情况下机关的赔偿义务及人犯的权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