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行政监察 行政处罚法 国家赔偿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许可法 行政强制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相关 公证法 行政诉讼法
从法学的角度来看,行政收费的主体应为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承担因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与征税相比,收费的主体显得更加广泛。除了反映服务与支付的这种关系以外,行政收费还必须体现社会公共利益。理论上讲,政府完
2024-03-01
申请人:某某,男,1975年2月23日生,重庆市丰都县人,住该市县某某镇某村某组。因被申请单位违反法定程序,超越并滥用职权,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符合《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的复议范围。申请人根据该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故依法提起复议。
2024-02-29
法律资格要件有三项:第一,行政主体必须是依法享有行政职权的组织;第二,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第三,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组织。关于行政主体的组织要件说法不一,有的认为需要经过正式的批准成立手续,也有的认为行政主
2024-02-28
简言之,就是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适用准司法程序处理税务行政争议的活动。
2024-02-27
对违章停车处罚不服,当事人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胜诉后可撤销违章。申请行政复议时限,从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第二日起计算,申请时限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限终止之日。
2024-02-2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当事人逾期提交复核申请的,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同一事故的复核以一次为限。当事人心
2024-02-27
行政复议机关的具体有五种情况:1)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由设立该机关的政府作为复议机关;2)政府工作部门设立的派出机构,由设立该机构的部门或本级地方政府作为复议机关;3)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由直接管理该组织的地方政府、政府工作部门或国务院
2024-02-26
行政复议决定书作为复议机关对复议案件进行权威性判定的法律文书,应当具备一定的格式和内容。参加行政复议的当事人主要是指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他们是行政争议的双方,复议机关为了解决行政争议而作的复议决定,应当就争议双方当事人的称谓及其基本情况表述清楚。因此,
2024-02-25
一般情况下是需要自己继续拘留的,不会受到影响,但是也有一些情况是例外的。(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四)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2024-02-25
二、受送达人签收具体行政行为的送达法律文书的时间,为申请人知道的时间;
2024-02-25
对违停罚单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
2024-02-25
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
2024-02-24
交通行政复议程序规定了申请时间、审查时间和审查方式。申请人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之日起的六十日内提出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在收到申请后应在五日内进行审查。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方式,但如果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行政复议机关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进行
2024-02-24
可以向上级公安机关也可向上级政府提起复议,也可以直接起诉。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根据法律规定,治安处罚若不公正,将侵害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因
2024-02-23
(一)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包括确认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退税、抵扣税款、适用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和税款征收方式等具体行政行为,以及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的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代扣代缴、
2024-02-22
我国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及相关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对于不属于行政复议前置情形的,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确认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案件、纳税争议案件、工伤保险案件和价格违法的处罚等。对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不服的,需先向上一级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种类及其复议实践。行政复议第三人可分为多种情况,如行政处罚案件中的受害人或被处罚人、共向被处罚人、不服行政裁决或行政确权的复议案件中的一方当事人等。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复议决定限定的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法的执行在
行政管理相对人在面对行政争议时的自由选择制度和复议前置制度。前者允许当事人选择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争议,但选定复议后不能再申请诉讼;后者则规定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对复议决定不服才可提起诉讼,且需在特定情况下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行政复议程序的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在收到申请后,县安监局需按规定时间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对于受理的申请,市安监局会将相关材料发送给被申请人,并开展书面审查或必要的调查。最终,县安监局会根据审查结果作出复议决定,并送达相关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