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主体作为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资格要件和组织要件。法律资格要件包括三个方面:
1. 行政主体必须是依法享有行政职权的组织;
2. 行政主体必须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活动;
3. 行政主体必须能够独立承担行政责任。
对于行政主体的组织要件,不同观点存在差异。有人认为行政主体必须经过正式的批准成立手续,而另一些人认为行政主体需要具备独立的经费和办公场所等。
行政主体资格的确认主要从资格要件入手。只有符合行政主体资格要件的组织才能被认定为行政主体,否则则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
行政主体资格的确认在行政法上具有直接的、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确认行政主体的资格有助于确定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的行为,它直接影响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并带有国家的强制力。如果实施行为的组织不具备行政主体的资格,其行为就无法产生行政行为的效力,相对人对其行为不具有服从和协助的义务。
其次,确认行政主体的资格有助于确定行政诉讼的被告。我国行政诉讼的特点之一是以行政主体为被告。因此,任何组织只有具备行政主体资格,才能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作用、原则、种类和格式。公文用于传达、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法令等,对于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公文处理需遵循精简、实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确保机密并严格执行保密制度。文章还介绍了常用公文种类如命令、指示、通知等,以及公
被审计单位对财务审计决定的申诉程序。被审计单位不服审计决定可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进行申诉。行政复议范围包括定性、处理、处罚和暂停拨付款项等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由广州市审计局或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等处理。行政复议时限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期
司法行政机关与律师协会选举的关系。文章指出,律师协会选举是律师自治的基本内容,而一些地方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协会选举的操纵行为违背了自治原则和律师自律性组织的法律精神。专家表示,律师协会的成功选举对国家的政治选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尊重律
行政复议制度的基础法理分析、行政复议行为的性质以及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法理分析。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行政仲裁行为,其存在基于解决行政争议的高效率和低成本属性。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应包括行政表意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