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连续发生在两家以上医疗机构(如转院),可以形成医疗服务关系的全部医疗机构为共同被告。
2023-12-22
由于医患双方医疗纠纷本质上是平等的医患主体双方的民事争议,依据民法自治原则,医患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第二十四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
2023-12-21
有的,这种保险叫做医疗事故强制责任险。是卫生部推动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一种处理医患纠纷的制度。在医患纠纷出现以后,患者并不直接和医疗机构或者医务人员接触,而是直接向保险公司申请赔付。当医生投保了医疗纠纷责任保险之后,将由保险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对
2023-12-20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一级伤残,赔偿指数100%;二级丁等医疗事故为五级伤残,赔偿指数60%;三级甲等医疗事故为六级伤残,赔偿指数50%;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
2023-12-19
需要捐赠人写明捐赠器官范围,受捐赠机构是谁,并且需要签字盖章,最好经过公证。捐献者首先应了解器官捐献的相关情况。3).《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填写完整后由捐献者本人或委托他人交到当地红十字会,并携带捐献者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并经公证处公证。因器官捐献有较强
2023-12-19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一级伤残,赔偿指数100%;二级丁等医疗事故为五级伤残,赔偿指数60%;三级甲等医疗事故为六级伤残,赔偿指数50%;医疗事故必须是治疗结束后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根据病员受损害的程度,进行医疗过错参与责任度鉴定和因果关系等级评定。
2023-12-18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一级伤残,赔偿指数100%;二级丁等医疗事故为五级伤残,赔偿指数60%;三级甲等医疗事故为六级伤残,赔偿指数50%;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医疗事故纠纷鉴定的启动程序,有三种方式,包括: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
2023-12-17
医疗事故我们可能不怎么常遇到,但是医疗事故诉经常会在电视上,或者一些新闻里面看到,但是大家要知道发生医疗事故,涉及的东西是比较多的,经常都是诉讼。起诉时应注意诉讼时效制度。如果诉讼时效通过,合法权益最终可能不受法律保护。一般时效为两年,但医疗事故属于
2023-12-16
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起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加强了对医疗机构的社会监督,使医疗机构增强责任感,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在处理医疗事故时,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条例要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务工作,检查执业情况,受理
2023-12-15
(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综上所述,医疗事故的赔偿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并患者或者患者家属不能随意跟医疗机构索要赔偿金。
2023-12-15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二)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医疗主体方,是否具备法定的行医资格,对非法行医活动引起的争议事件卫生行政部门不能按医疗事故争议立案受理;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医
2023-12-14
因医疗过失造成医美手术失败的,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23-12-14
医疗纠纷发生后,医方或卫生管理部门或医调委会要求患方先进行医学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明确是否属医疗事故,几级医疗事故,医方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2023-12-13
美容纠纷产生后,首先需要分析它是属于哪一种法律行为的美容纠纷,因为不同法律行为的美容纠纷会导致不同的法律处理结果。因违约而产生的美容纠纷,赔偿范围是返还医疗费用。因侵权而产生的美容纠纷,赔偿范围基本上包括医疗费、住院费、误工损失及精神损失。
2023-12-12
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病历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病历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医务人员签名
2023-12-12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主观性病历资料的定义及范围。医务人员通过医疗过程观察、分析讨论患者的病理,产生的诊疗意见等记录资料都属于主观性病历资料。这些资料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至关重要,封存时需医患双方共同在场并确保真实性。医疗机构有责任保管封存的复印件并在争议中承担举证责任。
医疗患者在医患关系中的义务,包括诚实和信息提供、治疗参与、与医务人员的合作、遵循医嘱以及避免成为“病人”和尊重医务人员等。病人应诚实告知病情、积极参与治疗、与医务人员共同确定治疗目标并进行合作、遵循医生嘱托,并改变不健康行为以避免成为病人。同时,全社
医疗事故的定义与鉴定分级标准,阐述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相关法律规范导致的患者人身损害视为医疗事故,并根据不同损害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医疗事故的鉴定结果与赔偿密切相关,患者可根据鉴定结果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