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劳动合同欺诈 > 警惕劳动合同欺诈

警惕劳动合同欺诈

时间:2020-05-25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5723
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者和企事业法人的领导者法律观念日益增强,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令人忧虑的是,一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不规范,有的竟然钻劳动合同的“空子”,“合法”地欺骗劳动者,使劳动者的权利受到损害。这种劳动合同欺诈的现象应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我国法律规定,严禁企业与劳动者签订的合同中出现“发生伤亡事故由劳动者自行负责”的条款。可是,有些企业劳动保护条件差,安全卫生不执行国家标准,加之追求利润而不在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上投入经费,生产中往往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便在劳动合同中写入违法条款。江南某化工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农药为主的企业,在该公司的《劳动协议》中有这样的条款:“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定,否则,造成中毒或死亡事故概由自己负责;未经许可自行延长劳动时间所造成的中毒等后果自行负责……”如果不是发生严重的中毒事件,公司的职工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亲手签下的“劳动协议”竟是一份以生命安全为代价的“生死合同”。

一些招用外来劳动人员的单位,怕劳动者“跳槽”,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将其身份证、现金等做“抵押物”,甚至扣押其平时应得的福利或工资等,劳动者如有违约,则扣押物不予返还。某汽车公司向所属各部门发出了《关于交纳全员风险抵押金的通知》,要求公司所有职工一次交齐风险抵押金,风险金最高金额为20000元,最低2000元,并规定,如本年度在经营、工作中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出现较严重违纪等问题,实施必要的扣罚。实际上,强迫职工交纳风险抵押金,单方面地实施制裁,违反了《劳动法》第三章第十七条的规定,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个别企业用钻法律空子的方法损害职工的利益。陈某到某中外合资单位搞财务管理工作,原有的劳动合同到期时,单位突然提出与他再签订一个半年期合同。已58岁的陈某没有多想就与单位签了约。半年后他收到单位的退工单时不禁愕然,原来劳动部曾颁布新规定,1995年2月10日以后续签劳动合同的,合同停止后外商投资企业可不再给予职工经济补偿。陈某40多年的工龄补偿金就这样被企业“巧妙”地运用法律“剥夺”了。针对此类现象,有关人士指出,为使劳动制度改革正常运行,应加强新法规、政策的宣传,事先告诉职工应有的权利和义务。职工也应增强学法、懂法的意识,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案情简介

    一起劳动争议案件,涉及原审被告进念室内设计装饰有限公司与原审原告郁*伟之间的合同纠纷。郁*伟在应聘时伪造了学历和工作经历,后被公司解雇并引发劳动争议。经过仲裁和一审、二审法院审理,最终判决公司需退还押金、支付工资、奖金、替代期工资、经济补偿金及利息,

  • 辞退职工的要求

    企业辞退职工时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试用期不合格、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欺诈、胁迫或违背真实意思、被追究刑事责任、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不能胜任工作、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企业重整、生产经营困难以及转产

  • 公司存在明显的欺诈故意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梁-涛与洛阳工学院及其劳动服务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问题。梁-涛被借调到洛阳公安局工作,期间劳动合同存在欺诈行为,因此合同无效。洛阳工学院对梁-涛的行为构成侵权。

  • 解除劳动合同书有涂改还生效吗

    涂改过的合同还是有效的。(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可见无效合同的范围比较小,涂改不是合同无效的原因。为了防止合同被涂改,最好的预防办法

  • 劳动合同空白怎么处理
  • 劳动合同欺诈案 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
  • 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 存在欺诈情况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