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司法解释》第十一条规定,购房者在房屋损毁严重的情况下,无论是倒覆、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还是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都有权依法要求开发商解除合同并获得赔偿。
根据该司法解释的第十二条,如果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无法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经核验发现主体结构质量确实不合格,购房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获得赔偿。
根据该司法解释的第十三条,如果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购房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获得赔偿。
如果房屋损毁是由于开发商的原因导致的,购房者可以解除合同。此外,开发商还应当将收取的房款退还给购房者,并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对于未损毁的房屋,如果检测结果显示仍存在主体结构不合格或严重影响居住安全的质量问题,购房者仍然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然而,如果楼房不存在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及严重影响居住安全的情况,在司法实践中,购房者要求解除合同的诉求较难得到法律支持。但是,如果开发商和购房者经过协商一致,双方同意解除合同,这在法律上是可行的。
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根据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或者双方的协议,使基于合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消失的行为。根据《合同法》,合同解除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情况。
约定解除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法定单方解除权是指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的以下情况:
购房者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要求退房:
购房合同备案流程中所涉及的各项要求和所需提供的证明材料。包括质量鉴定报告、纠纷缘由和司法证明、新购房合同文本、不能受理贷款的证明、购房人违约金证明、个人身份及相关证明、购房合同原件及其他证明、解除和转让抵押证明、超时退房的缴税凭证以及合同更名证明材料
合同解除后定金的退还问题。第一个案例涉及江小姐与开发商签订的购房合同,因按揭贷款无法按照约定比例批准而导致合同解除,开发商未退还定金引发争议。律师分析认为,定金应随主合同(购房合同)的解除而返还。第二个案例涉及邱生与房地产公司签订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开
合同无法履行时是否可以解除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无法履行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约定、法定等方式解除合同。文章还介绍了购房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甲方土地使用依据、房价、付款约定、交付约定等。当事人遇有合同问题,可咨询专业律
购买二手房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审查房屋所有权及相关情况,包括产权持有人的身份信息和相关证件,评估产权及土地使用权是否存在限制。签订合同后,如一方违约,守约方可选择继续履行合同并收取违约金或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实际经济损失。若购房者反悔不想购买,应与对方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