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履行抗辩权是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而产生的一种抗辩权利。这种抗辩权利具有以下特点:
先履行抗辩权是针对负有先履行义务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的抗辩。也就是说,当一方当事人首先违约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辩权。
先履行抗辩权与权利消灭的抗辩有所区别。权利消灭的抗辩是因为合同履行效力消失,当事人享有拒绝履行的抗辩权利。而先履行抗辩权仅阻止合同履行效力的发生,不会导致合同消失。当产生先履行抗辩权的原因消失后,当事人应当继续履行合同。
先履行抗辩权反映了后履行义务人的后履行利益。后履行利益包括期限利益和履行合同条件。期限利益是指当事人可以利用时间差来做出相应的安排。履行合同条件是指一方的履行是另一方履行的前提条件。
先履行抗辩权与合同解除权都是对违约的救济措施,但二者有以下明显区别:
先履行抗辩权是一时的抗辩权,仅阻止合同履行效力的发生,并不消除合同的法律效果。而合同解除权则会消除合同的履行效力。当符合法定条件时,当事人可以直接通知对方解除合同,不需要对方的同意。
先履行抗辩权的产生原因是一方当事人先期违约,而合同解除权的产生原因可以是一方先期违约或发生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履行不必要或不可能。当事人也可以协商解除合同。先履行抗辩权属于负有后履行义务一方当事人,而合同解除权则属于被违约人。
在可以选择行使两种权利的情况下,行使先履行抗辩权可以节约合同成本,保证当事人的履行利益。先履行抗辩权可以使被违约人履行合同,最终实现合同目的。而合同解除权则是一种消除合同效力的救济措施。
总之,先履行抗辩权是一种对弱方的保障,旨在确保其合法地位,并提供了一种针对违约行为的救济措施。
请求权和抗辩权的区别。请求权是权利人要求他人特定行为或不作为的权利,是相对权的典范。抗辩权是妨碍他人行使权利的对抗权,可拒绝请求权人的请求。请求权的特征体现在需要通过义务人的给付实现,权利作用体现为请求而非支配,权利效力上没有排他性。抗辩权主要针对请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构成和效力。构成条件包括双方存在同一双务合同、债务存在先后履行顺序等。效力方面,后履行一方有权在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当时拒绝其履行要求,且行使不安抗辩权时仍可行使顺序履行抗辩权,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不构成违约。
先诉抗辩权在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中的适用范围。先诉抗辩权仅适用于一般保证,不适用于连带保证。同时,本文列举了三种情形下保证人一般不享有先诉抗辩权,包括债务人住所变更导致履行债务困难、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以及保证人书面放弃先诉抗辩权。
诉讼时效的相关内容。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时效期间届满后,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文章详细阐述了诉讼时效的认定方法,包括时效期间的起算、分期履行债务的情况、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请求权和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