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征地是否需要支付土地出让金
代征地是指城市建设工程沿道路、铁路、河道、绿化带等公共用地安排建设的,建设单位按照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代征的公共用地。代征地中的“代征”两个字是广义上的“代征”,不仅包含着“代征用”,而且还包含着“代拆迁”,指的是代征用、代拆迁等。
根据地价款的定义可知,政府从建设项目中收取的毛地价(土地出让金)仅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基础设施费和土地出让金,并不包括代征地范围内的基础设施费和土地出让金。而代征地取得费用是指为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给原用地单位的费用,是对原用地单位的一种补偿,不是支付给土地所有者(国家)的费用。理论上,二者存在如下等式关系:
建设项目用地熟地价 = 政府收取的建设用地地价款 +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费用 + 代征地征地拆迁费用。
在代征地涉及的利益关系中,涉及三方,即原用地者、政府和开发企业。原用地者包括建设项目上的原用地者和代征地上的原用地者。征地拆迁费用由开发企业承担,其中包括给建设项目上的原用地者的征地拆迁费用和给政府的费用;代征地上的政府收益免交,给原用地者的征地拆迁费用由政府和开发企业共同负担。
1. 如果有实际成交价,并且不低于所在级别基准地价平均标准,则按成交价不低于40%的标准计算出让金。如果成交价低于基准地价平均标准,则按照标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0%计算。
2. 当划拨土地使用权发生转让时,按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0%计算出让金。
3. 如果通过以上方式计算的土地出让金数额受到土地使用权受让人的异议,受让人可以委托有资质的土地估价机构进行评估,按评估价的40%计算土地出让金。
4. 划拨土地使用权成本价格占土地价格的最高比例不得高于60%。在以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计算出让金时,必须将成本价格转换成市场土地价格,再按不低于40%的标准计算土地出让金。
交土地出让金与大产权之间的关系。法律规定,开发商交纳的土地出让金用于申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可认定为大产权。大产权房由国家颁发房产证,可自由买卖;小产权房则由乡镇政府颁发证书,有转让限制,需补交土地出让金才能交易。
房改房产权的级别与交易费用的计算方法。全产权房改房包括成本价产权、标准价产权和标准价优惠产权等三种类型。交易费用包括契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具体计算方式因产权类型和房屋情况而异。
小产权房和集资房的区别。集资房是通过筹集资金建设的住宅,直接分配,产权共有;而小产权房是在农民集体土地上建设,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产权证由乡政府或村委会颁发。对于已购买小产权房的购房者,需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措施维护权益。同时,《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
房改房转让是否需要交纳土地出让金的问题。房改房具有经济适用房的性质,土地是通过划拨方式取得的,交易时需取得完整产权并补交土地出让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未满特定时间不可直接上市交易,但可政府回购;购房满后上市转让需按标准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取得完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