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协议必须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表现为多个主体共同行动,与单个经营者实施的市场垄断行为有所区别。法律要求参与协议的主体在实际上具有独立决策能力,否则不能认定为限制竞争行为的联合主体。
构成垄断协议的客观要件是经营者之间进行了通谋或协同一致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体现在签署的协议、合同、备忘录中,也可以体现在企业团体的决定或决议中。此外,即使没有书面形式的协议或决定,但如果出现了高度协调统一的行动,例如同一天内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集体提高某类产品的价格,也可以构成垄断协议。
反垄断机构审查经营者集中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对市场进入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对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影响、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其他影响市场竞争的因素。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反垄断调查的内容和执法机构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进入相关场所检
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原则中的数量限制措施。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成员方在市场准入承诺的服务部门或分部门中不能采取特定的数量限制措施,包括数量配额、垄断和专营服务提供者等。这些限制措施旨在促进服务市场的竞争和开放,确保服务业的开放和贸易自由化。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包括厂商数量众多、互不依存、产品存在差异、进出市场容易以及可以形成产品集团。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厂商和消费者均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但产品差异使得厂商之间存在竞争可能性。同时,行业内的厂商可以形成多个产品集团,这些团体内部产品差异较小
中国汽车行业存在的垄断行为,包括进口车通过总代理制掌控话语权、控制经销商最低售价、强制搭售滞销车型以及零部件垄断等。这些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的规定,限制了市场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和经销商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