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要立法
美国的反托拉斯法律体系主要包括《1890年谢尔曼法》(Sherman Act)、《1914年克莱顿法》(Clayton Act)和《1914年联邦贸易委员会法》(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Act)。此外,还有一些特定行业的专门立法对特定行业的竞争行为做出了专门的规定。
2. 判例原则——合理规则与本身非法规则
《谢尔曼法》第1条禁止任何旨在限制贸易的契约、联合、通谋的行为。然而,最高法院认为此类行为仅限于不合理限制贸易的行为。因此,最高法院创设了合理规则和本身非法规则。合理规则要求限制贸易的行为是否具有合理性,而本身非法规则将一些特定行为确定为非法。
1. 横向限制竞争
横向限制竞争是现有竞争者和潜在竞争者之间协商一致的行为,被认为是最严重的反托拉斯法的行为。横向限制竞争又可分为横向价格固定、横向市场分配、横向共谋和横向协议限制。
(1)横向价格固定
横向价格固定被视为最严重的反竞争行为。任何旨在抬高、降低、固定、限制或者稳定价格的协议或者导致此类结果的协议都被认为是本身非法的。此外,固定最高价格、最低价格、起点价格、购买价格的协议,限定产量的协议,消除竞价和短期信贷的协议等也都是本身非法的。
参考文献:
[1] Sherman Act, 15 U.S.C. § 1.
[2] United States v. Trans-Missouri Freight Ass'n, 166 U.S. 290 (1897).
[3] Chicago Board of Trade v. United States, 246 U.S. 231 (1918).
[4] United States v. Trenton Potteries Co., 273 U.S. 392 (1927).
[5] United States v. Socony-Vacuum Oil Co., 310 U.S. 150 (1940).
[6] United States v. Socony-Vacuum Oil Co., 310 U.S. 150 (1940).
[7] United States v. Trenton Potteries Co., 273 U.S. 392 (1927).
[8] United States v. Socony-Vacuum Oil Co., 310 U.S. 150 (1940).
垄断行为的分类,包括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等。同时介绍了垄断协议的横向和纵向分类,以及我国《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的禁止性规定和豁免情形。其中豁免情形需要满足法定正当性要求,并证明不会对市场竞争
垄断采购来源是否违法的问题,指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中国因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存在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反垄断法需同时规范这两种垄断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对于垄断价格的规定。其中指出,经营者不得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否则将面临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没收违法所得以及罚款等处罚措施。罚款金额视违法所得的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因此,价格垄断行为是违法的。
反垄断法目前在中国还是一种全新的法律制度。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在19世纪80年代爆发了抵制托拉斯的大规模群众运动,这种反垄断思潮导致1890年《谢尔曼法》的诞生。发展中国家当时对反垄断法普遍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许多产业部门或者主要产业部门是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