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例外是怎样的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例外是怎样的

时间:2024-10-16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001
不正当竞争是指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参考竞争的行为,不正当竞争除了破坏市场经营环境后,还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有很多,那么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例外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例外情况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时,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然而,以下情形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1. 销售鲜活商品

经营者销售鲜活商品的行为不被视为不正当竞争行为。

2. 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经营者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其他积压商品的行为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3. 季节性降价

经营者因季节性原因对商品进行降价销售的行为被认为是正当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4. 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经营者因清偿债务、转产或歇业等原因降价销售商品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 盗用、冒用和擅自使用他人特有的标志

未经授权而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企业名称或个人姓名,以及伪造产品的产地和标志导致产品质量混淆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

2. 独占经营者限制购买指定商品

独占经营者利用其市场优势地位,限制消费者购买指定商品,从而影响其他经营者对该商品的经营,这种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

3. 政府滥用职权限制经营

政府部门滥用职权,限制其他经营者的经营活动,限制外地商品流入或本地商品流出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4. 虚假宣传

经营者在产品广告宣传中不得夸大产品的质量、成分、功效等,也不得发布虚假的产地、生产日期和用途等信息,否则构成不正当竞争。

5. 侵犯商业秘密

盗窃、胁迫或披露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属于侵犯商业秘密,也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6. 低于成本价销售

经营者为了扩大竞争优势,恶意打击其他经营者,以低于成本价销售产品,这种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

7. 强买强卖

经营者不得强迫消费者购买产品,也不能指定消费者购买特定种类或类型的产品,否则构成不正当竞争。

8. 从事有奖销售

以抽奖或有奖竞猜的形式销售产品,且销售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9. 捏造事实打击竞争对手

通过捏造事实或散布虚假消息来损害同行竞争对手的名誉、商业信誉和产品声誉等,也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10. 串通投标招标

在竞标过程中,投标者与招标者勾结,恶意降低或抬高标价,打击其他竞争者,这种行为也属于不正当竞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务员组织传销犯罪的管辖问题

    公务员组织传销犯罪的管辖问题。依据我国法律,公务员组织传销犯罪属于普通刑事案件,由犯罪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负责侦查。而职务犯罪如贪污贿赂等则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自诉案件则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对经营者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虚假表示的行为进行处罚。对经营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

  • 公司网站被投诉虚假宣传怎么处理

    按照工商局要求整改。《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企业及企业领导的经营状况,这些都可以作为广告所涉

  • 哪些可以按照商业秘密来保护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对商业秘密做出了—个解释,该条规定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根据这一法律规定,商业秘密首先必须是企业的技术或经营信息,通常包括企业的技术图纸、技

  • 工商总局:允许不违规搭售但不得损害消费者权益
  • 论非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 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