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商业秘密:如何确保电脑内存储的安全
时间:2023-11-22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行政救济
依法追究商业秘密侵犯行为的行政救济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监督检查部门有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然而,该规定对于执法主体并未明确规定,操作性较弱。为此,《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若干规定》对此进行了细化,明确规定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和处理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因此,当企业商业秘密遭到侵害时,企业应当及时向工商部门检举,并提供相关的侵害证据,要求工商机关予以查处。对于因职务行为而接触企业秘密的国家公务人员,应当认为保守其所接触的商业秘密是其法定的义务。当出现其侵害企业商业秘密的情形时,企业可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提请行政复议。对于行政复议结果不服的,可以进一步提起诉讼,或者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条以及《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国家赔偿。
民事救济
依法维护商业秘密权益的民事救济
当企业商业秘密遭到侵害时,企业可以提起侵权损害赔偿之诉。同时,在签订有保密协议的情况下,企业也可以依据合同要求侵害人承担违约责任。当两者同时成立时,企业对于提起侵权之诉还是违约之诉有选择权。在提起民事诉讼时,企业需重视有关证据的采集和保护,因为打官司实际上就是打证据。企业先前订立的保密协议、内部规章、员工手册、行政机关的处理以及侵害方的侵权产品等都可以成为企业构建自己的证据链条的有力工具。此外,由于许多侵权证据保存于侵害方场所,权利人在起诉前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证据保全措施,防止侵害方隐匿和毁弃证据导致举证不能。若侵害方承担责任的能力有限,权利人应当同时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最后,由于案件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如该秘密尚未扩散为公知信息,企业应当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20条的规定,依法申请不公开审理。
刑事救济
维护商业秘密权益的刑事救济
法律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刑法可以说是这最后一道防线的基石。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对于侵犯商业秘密并造成权利人重大损失的行为,可以处以最高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对于重大损失的认定,根据最高任命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六十五条的规定,是指:1. 给权利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2. 致使权利人破产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此外,企业对于违约的员工,还可以依据劳动合同中的保密协议提请劳动仲裁机构仲裁。尽管法律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规定了包括行政、民事、刑事责任在内的完备的责任体系,但不得不说,即便如此,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也是不够的。毕竟,这些都是事后的救济,侵害的事实已经造成,即便法律对于侵害人给予了处罚,也很难弥补权利人的损失。因此,本文认为,法律应当赋予权利人妨害预防请求权。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有奖销售的含义和本质
有奖销售的含义和本质,指出有奖销售是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服务时给予购买者额外奖励的行为,目的是促进商品销售。有奖销售的本质在于销售而非有奖,违反本质的行为应受法律禁止。此外,文章介绍了有奖销售的分类,包括附赠式和抽奖式有奖销售。
-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虚假宣传是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发布虚假广告,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准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分别需要承担不同法律责任,包括罚款、承担民事责任等。若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无法提供广告主真实信息,则需
-
商场虚假宣传导致损失,如何要求赔偿
消费者在商场因虚假宣传购买产品遭受损失后的索赔问题。消费者需保存相关证据,先与商场协商,如无法达成一致可投诉或诉讼。法律规定了虚假宣传的处罚和赔偿标准,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误导消费者。发布虚假广告将面临严厉处罚。
-
传销诈骗案量刑多少
传销和诈骗两种犯罪行为的量刑标准。传销活动组织者和领导者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将面临不同等级的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处罚。而诈骗犯罪则根据涉案金额和情节,分为数额较大、巨大和特别巨大等不同档次,分别处以不同等级的有期徒刑、拘役、罚金或没收财产等处罚。在山西
-
直播间虚假宣传违法吗
-
怎么判定虚假宣传
-
竞业限制有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