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反不正当竞争法法规 > 谈网络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适用与立法完善

谈网络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适用与立法完善

时间:2023-10-1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333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适用与完善

一、网络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

网络技术的特点使得网络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相对于传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更难以认定和界定,因此在法律适用上存在一些问题。网络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域名抢注:域名是互联网上识别和定位计算机的地址结构,通过域名可以更方便地识别和记忆计算机的位置。域名抢注指的是恶意注册并出售域名,以从他人商标或其他商业标志中获利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了域名抢注行为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的要件。

2. 不正当竞争的网络超链接行为:互联网上的网页经常使用超链接将不同网页的数据或信息进行组合。不正当竞争的超链接行为主要包括视框链接和复制并链接他人网页的信息。这些行为旨在利用他人网页的信息来增加自己网站的访问量和广告宣传力度,属于盗用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

3. 不正当竞争的设置元标记行为:元标记是网页设计者在网页源代码中嵌入的一种标记,用来描述网页拥有者、版权声明、网页关键词等信息。不正当竞争的设置元标记行为指的是将他人网站的所有者信息、网站标记和关键词等埋置于自己网页的源代码中,以在搜索引擎结果中提前显示自己的网页。

二、网络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适用

对于域名抢注、构成不正当竞争的视框链接和设置元标记行为,其法律适用与商标法、专利法和著作权法有关。一般情况下,如果行为人的商品或服务与商标权人的商品或服务相同或相似,其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可以直接适用商标法。而当行为人的商品或服务与商标权人的商品或服务不相同或不相似时,则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驰名商标的保护适用于不相同或不类似的商品或服务,因此即使行为人经营的商品或服务与驰名商标不相同或不类似,也可以适用商标法的规定进行保护。

三、完善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范

为了从根本上遏制网络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必须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与完善。这样才能更准确地界定和认定网络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保护合法权益人的利益。

同时,应加强对域名抢注、不正当竞争的超链接行为和设置元标记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第一章 总则

    成都市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条例。该条例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明确了监督检查的职责,并鼓励社会监督。同时,详细列举了包括假冒注册商标、混淆知名商品、误导企业名称或姓名以及虚假表示商品质量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案件管辖权的确定方式

    不正当竞争案件的管辖权确定方式。根据法律规定,应参照相关解释确定诉讼管辖法院。中级人民法院一般管辖不正当竞争民事第一审案件,而高级人民法院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确定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此类案件,特别是已经能够审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基层法院。

  • 涉及域名纠纷的法律规定

    涉及域名纠纷的法律规定。相关纠纷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的注册和使用,当事人可通过诉讼解决。法院管辖涉及侵权行为的域名纠纷案件,涉外域名纠纷案件需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确定管辖。相似域名可能导致公众误认,不正当的注册和使用可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建议遭遇纠纷的公

  • 傍名牌现象对市场竞争秩序的扰乱

    傍名牌现象对市场竞争秩序的扰乱问题。傍名牌现象日益普遍,涉及商品领域多元化,严重损害了驰名商标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傍名牌行为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企业傍名牌虽能迅速获利,但风险较高且非长久之计,涉及复杂的法律问

  • 湖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 虚假宣传行为的定义和违法性
  • 网络著作权部分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