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月中入职当月是否有工资是根据工资计算公式来确定的。
根据工资计算公式,日工资的计算公式为:月工资收入除以21.75,用于计算有缺勤、工作未满一个月等情况下的工资。
因此,入职不满一个月的工资就是日工资乘以出勤天数。
在计算工资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除了以上的工资计算公式,还有其他的工资计算方法:
例如,刚结束的春节长假七天的总加班费等于月工资收入除以21.75乘以300%乘以3加上月工资收入除以21.75乘以200%乘以4。
再例如,近期的清明假期加班费等于月工资收入除以21.75乘以300%乘以1加上月工资收入除以21.75乘以200%乘以2。
根据劳动法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以下因素: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劳动争议期间的工资支付问题。劳动者在仲裁期间如保持正常上班状态并有正常表现,可要求支付工资。若未上班且未请有薪假或已解除劳动关系,通常不予支付。若企业单方面解除合同,员工提起恢复劳动关系请求并得到支持,应支付仲裁期间工资。解决拖欠工资可通过协商、投诉
劳动者投诉用人单位侵权是否需要交钱的问题。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向劳动局投诉用人单位时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劳动管理部门有义务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存在克扣工资、拖欠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或未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等情况时,劳动者可以向
关于拖欠工资的法律标准和用人单位的责任。用人单位拖欠工资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报酬等费用。若未支付或低于标准,需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包括未支付劳动者报酬、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等。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且未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收集证明资料来证明劳动关系,并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和拖欠的工资。文章介绍了申请劳动仲裁的具体步骤、相关法律依据和工资支付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