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辞退、解除劳动或聘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在特定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其中包括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工资、辞退女职工或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的情况除外。
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时,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标准来确定。具体计算公式为:经济补偿金 = 工作年限 × 月工资。
工作年限的计算标准是: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工资标准支付。月工资的计算标准是:按照国家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为劳动者在过去12个月内的月平均工资,最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如果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且未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还需支付1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两倍作为赔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按照半年内按半个月计算,满半年按照一个月计算。
如果劳动者在哺乳期间遭遇劳动合同变更问题,可采取以下维权处理方式:
调岗后是否可重新约定试用期的问题。根据劳动法规定,无论调岗是在合同期限内还是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都不能再约定试用期。调岗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劳动合同。调岗必须满足一系列条件,如生产经营需要、不降薪、无侮辱和惩罚性、符合法律法规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支付情形。包括未提供劳动保护或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未缴纳社会保险费、规章制度违法、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或变更合同等十一种情形。劳动者在以上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单位员工调岗的法律规定和条件。调岗情形包括双方协商、员工不胜任工作、用人单位生产经营需要和客观情况重大变化等。为保证调岗合法性,应签订书面变更协议。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需考虑工作岗位调整是否实际履行一个月以上。调岗条件包括劳动合同中的明文规定、劳
用人单位被收购后员工劳动合同的处理问题。在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等情况下,劳动合同依然有效,由承继单位继续履行。员工权益受法律保护,劳动合同仍需得到尊重和履行。在合并或分立情况下,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员工权利和义务由新单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