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企业常常采取以下做法: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较低的工资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支付较高的工资。企业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规避根据工资计算的社会保险费缴纳和加班费计算等法律责任。然而,这种做法是违法的。
如果有发放记录等证据证明企业支付的工资与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不一致,一旦发生纠纷,仲裁机构和法院将支持以实际工资为准。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必须注意保留领取工资时的证据。
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变更劳动合同,将劳动合同中的工资改为实际支付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条:用人单位在招聘劳动者时,应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劳动者需要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劳动者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如实说明。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劳动报酬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如果没有集体合同或集体合同未规定,应实行同工同酬。
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如果没有集体合同或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应实行同工同酬;如果没有集体合同或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是否可以要求双倍工资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离职后可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同时,员工若同时签订两份劳动合同,将面临公司终止劳动合同的风险以及可能的经济损失赔偿。
延长医疗期后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指出用人单位在医疗期内解雇劳动者需要支付双倍经济补偿。同时,用人单位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劳动者患职业病、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等。此外,还详细阐述了工伤医疗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及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由此可见,在对旷工职工作除名处理时,应当征求企业工会的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孕妇在产假结束后有权辞职。如果孕妇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孕妇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外,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等行为,孕妇也可以根据法律单方面解除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