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有义务继续履行。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履行,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履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如果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无法继续履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赔偿金。
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可以在以下情况下终止:
定期的劳动合同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后,除非双方依法续订或延期,否则合同即行终止。
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的劳动合同在约定工作完成后,或其他类型的劳动合同在约定的条款全部履行完毕后,合同因目的实现而自然终止。
企业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后,企业劳动合同即终止。
劳动者一方死亡,合同即行终止;雇主一方死亡,合同可以终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存在,取决于继承人的继承或转让给第三方。
劳动者因达到退休年龄或丧失劳动能力办理退休手续后,合同即行终止。
企业依法宣告破产、解散、关闭或兼并后,原有企业不再存在,其合同也随之终止。
徐先生与某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劳动合同争议。徐先生完成了德国一年的专业培训后,不愿再与企业续约,而企业则认为根据培训协议,徐先生应履行为期十年的服务期。争议焦点在于劳动合同期限是三年还是十年。根据《劳动法》和《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劳动合同期满即行终止
李先生与机电中心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案。李先生在试用期内被机电中心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关系,引发争议。法院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认为机电中心未提供有效证据证明李先生存在所述解除事由,且未履行合法解除程序,因此判定机电中心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同时
党员干部的旷工行为及其处分规定。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旷工行为若情节较重将给予党纪处分。同时,党员干部作为劳动者,严重旷工行为可能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争议案件的管辖法院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对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确定,应重视劳动者的劳动履行地,并以劳动者工资的收到地作为劳动合同的履行地,这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