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以下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从事的工作与职业病有关,但未进行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或者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怀疑患有职业病,用人单位不能根据劳动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在本单位患上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不能根据劳动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并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能根据劳动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女职工处于孕期、产期或哺乳期,用人单位不能根据劳动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并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用人单位不能根据劳动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还有其他情况下用人单位不能根据劳动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合同的终止并不意味着劳动关系的消除,因为劳动合同可能会续订、延长或者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仍然存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条第2项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无法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书面通知的时间,劳动者主张权利的日期将被视为劳动争议发生的日期。简单来说,如果有书面通知并且送达给劳动者,劳动争议发生,仲裁申请期限开始计算,劳动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主张权利;如果没有书面通知,劳动争议未发生,劳动者可以随时主张权利,这可能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不稳定。因此,在劳动合同终止时,用人单位必须出具终止劳动关系的书面通知并送达给劳动者。
企业可裁员的情形、裁员程序、劳动合同续订的程序以及如何终止劳动合同。企业可在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和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时裁员,裁员时需向工会或全体职工提前说明情况,并遵循一系列程序。劳动合同续订需提前发出通知书,协商签订新合同或延续协议书,并
派遣制员工合同到期不续约时的劳动合同终止及补偿问题。依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期满为合法终止情形之一。用人单位在终止劳动合同时需出具证明,并办理档案社保手续。对于派遣制员工不续约情况,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单位工作年限计算,同时涉及高月工资情况下的补偿
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多项义务,包括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支付经济补偿以及保存劳动合同文本等。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履行这些义务,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文章还强调了这些义务的重要性和对劳动者的保护。
劳务协议的详细内容。协议包括期限、劳务内容、方式、适用条件、商业秘密保护、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协议终止情形、解除通知、工作移交、遵守规章制度、福利待遇、违约金、争议解决、通讯地址和合同份数等条款。甲乙双方需共同遵守,协议期限为约定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