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第三十八条,劳动合同解除时,用人单位应根据国家和本市相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然而,该规定并未明确劳动合同终止时是否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根据《广东省劳动合同管理规定》第二十九条和第三十条的规定,当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任务已完成时,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向劳动者一次性发放生活补助费。生活补助费的发放标准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发放1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满半年不满1年的按1年计发,不满半年的发放半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按劳动合同解除前3个月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计算。
然而,在2003年的修改决定中,第二十九条被修改为对于在本单位转为合同制职工的1986年9月30日以前参加工作的原固定工,劳动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应一次性发放生活补助费,不考虑原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第三十条被修改为生活补助费标准为原固定工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1年补助1个月的工资。月工资标准按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计算,但如果本人月工资超过所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则按所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计算。这些修改表明广东省对于1986年9月30日以前的固定工转换合同工的历史问题进行了解决。然而,仔细阅读后可以发现,86年后合同制职工合同终止没有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的规定。
根据《浙江省劳动合同办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根据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根据本办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并赔偿劳动者因此造成的损失。从法律规定上来看,该办法明确了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规定,但没有对合同终止规定经济补偿。
根据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在两种情况下劳动合同终止时,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第一种情况是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未及时与劳动者办理终止或续订劳动合同手续,而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根据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此时视为当事人同意以原劳动合同约定的除合同期限以外的其他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但如果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应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合同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关于终止劳动合同的手续和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需办理多项手续,如提供证明、办理档案社保转移等。同时,劳动合同可以在合同期满、劳动者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等情形下终止。
劳动合同到期后未续签的情况下是否视为续签的问题。根据劳动部的相关规定,因用人单位原因未办理终止或续订手续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应视为续签。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劳动合同续订、终止以及不续签时的经济补偿问题,详细说明了不同情况下的补偿标准和计算方法。
甲方与乙方之间的劳动合同解除协议。双方同意于指定日期解除劳动合同,乙方需办理交接手续并保证离职后遵守保密约定。甲方将支付补偿金,乙方需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其他义务。违反协议约定将支付违约金。本协议于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的适用情形。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经济补偿金,而违法解除则须支付赔偿金。同时,存在特定情形下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并用。赔偿金的计算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是经济补偿金的两倍,且不需按分段计算方式计算。对于能否同时适用经济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