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第三十八条,劳动合同解除时,用人单位应根据国家和本市相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然而,该规定并未明确劳动合同终止时是否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根据《广东省劳动合同管理规定》第二十九条和第三十条的规定,当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任务已完成时,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向劳动者一次性发放生活补助费。生活补助费的发放标准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发放1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满半年不满1年的按1年计发,不满半年的发放半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按劳动合同解除前3个月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计算。
然而,在2003年的修改决定中,第二十九条被修改为对于在本单位转为合同制职工的1986年9月30日以前参加工作的原固定工,劳动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应一次性发放生活补助费,不考虑原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第三十条被修改为生活补助费标准为原固定工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1年补助1个月的工资。月工资标准按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计算,但如果本人月工资超过所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则按所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计算。这些修改表明广东省对于1986年9月30日以前的固定工转换合同工的历史问题进行了解决。然而,仔细阅读后可以发现,86年后合同制职工合同终止没有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的规定。
根据《浙江省劳动合同办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根据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根据本办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并赔偿劳动者因此造成的损失。从法律规定上来看,该办法明确了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规定,但没有对合同终止规定经济补偿。
根据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在两种情况下劳动合同终止时,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第一种情况是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未及时与劳动者办理终止或续订劳动合同手续,而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根据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此时视为当事人同意以原劳动合同约定的除合同期限以外的其他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但如果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应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合同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公司裁员的相关法律规定和赔偿方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在特定情况下,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补偿计算涉及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月工资。此外,五险一金的缴纳在裁员过程中也有明确规定,包括缴纳至劳动合同终止日期及具体的缴纳比例。
徐先生与某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劳动合同争议。徐先生完成了德国一年的专业培训后,不愿再与企业续约,而企业则认为根据培训协议,徐先生应履行为期十年的服务期。争议焦点在于劳动合同期限是三年还是十年。根据《劳动法》和《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劳动合同期满即行终止
公司破产员工赔偿的标准。根据劳动法规定,公司破产时应按规定给予员工解除合同补偿金,补偿标准与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有关。公司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包括员工的工资、医疗、伤残补助等。劳动争议发生时间的确定涉及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等争议
公司解散时员工的赔偿权益问题。根据不同情况,员工可以获得不同的补偿,包括劳动关系终止的经济补偿和未提前通知的赔偿等。同时,未签合同的员工也有权要求公司补缴社保和支付经济补偿金等权益。整体内容关注员工权益保障,涉及细节需遵循现行政策和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