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争议焦点:
1. 出租汽车公司单方面终止劳动合同的理由是否成立。
2. 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是否继续存在。
一审法院认定,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有效合同。李某的医疗期满时间为2003年5月,出租汽车公司在李某医疗期届满前作出终止劳动合同的决定不当,应予撤销。法院认为双方的劳动关系仍然存续,并作出了判决。
二审法院认为,出租汽车公司与李某签订的劳动合同履行期限应顺延至李某的医疗期期满。出租汽车公司的终止通知应予撤销。法院纠正了一审判决中关于劳动关系存续的错误判断,并作出了判决。
李某于1977年开始参加工作,自1994年起在北京某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工作。2000年1月,李某与出租汽车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2000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2002年8月1日至2002年12月1日,李某因病住院治疗,出院后一直处于病休期间。2002年12月25日,出租汽车公司提前终止了李某的劳动合同,引发双方争议。
出租汽车公司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是无效的。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和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在本案中,出租汽车公司没有合法的依据提前终止劳动合同。
关键问题是李某与出租汽车公司的劳动合同是否在合同约定的日期自行终止,还是继续有效。根据相关法规,劳动者在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满时,劳动合同应顺延而不是自行终止。
根据劳动部的规定,李某的医疗期为9个月,应从2002年8月1日开始计算,至2003年5月1日结束。因此,李某与出租汽车公司的劳动合同应于2003年5月1日终止。
李某提出与出租汽车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请求不符合条件,因此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
徐先生与某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劳动合同争议。徐先生完成了德国一年的专业培训后,不愿再与企业续约,而企业则认为根据培训协议,徐先生应履行为期十年的服务期。争议焦点在于劳动合同期限是三年还是十年。根据《劳动法》和《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劳动合同期满即行终止
我国劳动法中关于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的考察期,不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合同应与劳动合同一起签订,用人单位不得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不得限制劳动者的解除权。试用期
入职时只签试用期合同的行为效力问题。明确提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内。试用期合同是劳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应遵守相关规定和制度,保护双方的权益。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
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补偿计算方法。根据工作年限和月工资计算经济补偿,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则按三倍数额支付,但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同时,明确月工资的定义为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