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投诉用人单位:劳动者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用人单位的行为,要求其履行劳动合同并支付工资。
2. 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解决劳动争议并获得工资补偿。
1. 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劳动者在此情况下需要书面通知用人单位,但为了避免劳动争议,最好采用书面通知的方式进行解除劳动合同。
2. 试用期内解除合同的工作交接:在解除试用期内的劳动合同时,劳动者需要做好工作交接,以避免因未能交接而造成损失,并承担相应责任。
此外,劳动者在行使辞职权时还需注意以下两点:1. 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劳动合同约定了违约金或用人单位支付了培训费等,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需要按约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 提前通知用人单位的时间:根据《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如果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法》没有明确提及不可抗力解除权,但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不能克服的自然灾害或客观事件,以及社会事件和法律政令的变化等情况,可以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而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合同解除规定。劳动者可在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后解除劳动合同,或在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时立即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也可协商一致解除。对于非过错解雇和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需提前通知并支付补偿。涉及违法行为的解雇,用人
甲方与乙方因各种原因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内容。协议中明确了双方同意自某年某月某日起解除劳动关系,甲方需支付乙方工资、社保、公积金及经济补偿金等责任。协议还规定了乙方办理离职手续的时间,以及乙方放弃其他诉求的声明。最后,协议生效时间及相关法律效应也做
劳动合同解除的不同情况及相关规定。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注意对方的利益保护,《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较为宽松。劳动合同解除后的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不同。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约定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而劳动者因病或
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50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