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竞业限制 > 竞业限制在具体案例中如何解决

竞业限制在具体案例中如何解决

时间:2024-03-28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3080

用人单位对商业秘密保护和竞业限制法律规定的误解

案情简介

王某于2014年3月加入哈密市甲公司担任会计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同年3月10日,王某与甲公司签订了一份《保密协议》。该协议赋予王某相关的保密义务,并约定了王某在职和离职后的竞业限制内容。协议规定,如果王某违反协议,应无条件向甲公司支付人民币30万元违约金。2014年10月16日,王某离开甲公司并加入乙公司工作。甲公司认为王某的行为违反了双方签订的保密协议,并要求王某支付30万元违约金。在遭到王某拒绝后,甲公司向哈密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解决与王某之间关于竞业限制违约金的纠纷。

评析

尽管甲公司和王某于2014年3月7日签订了保密协议并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相关违约责任,而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相关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然而,《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仅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在本案中,被申请人作为申请人公司的会计,既不属于高级管理人员,也不属于高级技术人员,申请人也未提供证据证明被申请人属于《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第三项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虽然申请人在保密协议中将公司的运营方式、客户名单、财务或经营信息等列入保密信息范围,但申请人并未提供证据证明已按照上述法律规定对公司的保密信息进行保护。因此,仲裁委认为申请人将被申请人列为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并与其签订保密协议并实施竞业限制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双方签订的保密协议对被申请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申请人依据该协议要求被申请人支付30万元违约金的仲裁请求不应予以支持。

启示和思考

本案中,用人单位的仲裁请求未获得仲裁委员会的支持,最根本的原因是用人单位对于商业秘密保护和竞业限制等法律规定的理解、把握和运用存在误解。用人单位任意突破法律对竞业限制的限制,随意扩大竞业限制范围,将普通劳动者作为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与之签订保密协议,并约定相关竞业限制条款,这种做法是主观臆断的。最终结果是徒劳无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支付标准

    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支付标准。竞业限制是保护商业秘密的手段,对劳动者自由择业权利进行限制。补偿金的支付时间应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后。支付标准和形式可由当事人约定,若无约定,可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确定。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协议生效前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

  •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岗位与职责、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劳动纪律以及商业秘密保护。合同中详细说明了乙方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甲方的劳动保护和工作环境标准,以及劳动报酬的细节。同时,合同强调了劳动纪律和商业秘密保护的重

  • 车子晚上在小区停车场被刮了怎么办

    离职后如何处理未结清的工资和竞业禁止协议的效力问题。离职后若遇到工资问题,双方应首先协商解决,无果后可寻求第三方调解或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关于竞业禁止协议,如果协议包含补偿金条款并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员工需遵守协议内容,且协议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两年。未包含

  • 竞业限制单方签字生效吗

    竞业限制仅单方签字的不生效,是没有效力的。约定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六条 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

  • 企业要向员工支付保密费吗
  • 竞业限制的范围是怎样的
  • 竞业限制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