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 > 试用期内如何依法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

试用期内如何依法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

时间:2024-09-01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3534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知道由于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每位员工都有试用期限,为了使新员工能适应岗位要求。员工入职后,如果在试用期内无法完成既定目标的,用人单位就直接解除劳动关系。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试用期内怎么进行依法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希望分享的内容能够有所帮助。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权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关系,如果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用人单位的解除劳动关系权利并非无限制

尽管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有权解除劳动关系,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随意行使这一权利。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他们需要承担起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举证责任。如果用人单位在招聘录用阶段没有充分了解和确认"录用条件",那么他们将面临较大的困难。因此,我们建议用人单位在招聘广告、规章制度和入职登记等文件中明确规定劳动者的录用条件和违反这些条件的法律后果。这样一来,一旦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依据上述证据来解除劳动关系。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录用条件不仅需要明确,还必须合法有效。在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销售岗位的员工时,将完成一定任务作为录用条件。然而,我们认为这种"录用条件"是不合适且不合法的。

其他解除劳动关系的合法理由

除了试用期内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外,用人单位还可以根据其他合法理由解除劳动关系,例如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等。然而,我们认为将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与绩效考核等因素直接挂钩是不合适的。因为绩效考核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如果用人单位将劳动者的就业权利与这些因素直接联系起来,就会过度扩大用人单位的自主管理权限,侵犯劳动者的就业权利和劳动权利。在司法实践中,类似于"末位淘汰制"的不合理考核制度已被判定为违法。当然,在具体案件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

    我国劳动法中关于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的考察期,不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合同应与劳动合同一起签订,用人单位不得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不得限制劳动者的解除权。试用期

  • 试用期怀孕公司可以辞退员工吗

    试用期内怀孕的公司员工是否可以解雇的问题。我国法律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国家对孕期女职工给予法律保护,禁止用人单位在职工怀孕期间解除劳动关系,非法解雇将面临赔

  • 自动离职工资的计算方法

    自动离职工资的计算方法。首先,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不辞而别造成损失需承担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权追究并要有损失证据。其次,单位应履行解除劳动关系的程序,避免风险。最后,用人单位应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工资,非法克扣或拖延支付需担责。在员工不辞而别的情况下

  •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六种情形以及劳动者在被单位任意辞退后的两种维权方式及其法律效果。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情形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被违法辞退后,可以选择接受赔偿或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等维权方式,不同的维权方式会产

  • 新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规定是什么
  •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
  • 2020年疫情期间企业是否可以解雇员工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