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 > 有关劳动关系方面的疑惑解答是怎样的

有关劳动关系方面的疑惑解答是怎样的

时间:2024-01-30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3679

一、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合同签订覆盖率低,缺乏日常管理的有效手段和措施。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无论是长期工、短期工、季节工、临时工都必须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全员劳动合同制的企业并不多见,很多企业只与部分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此外,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出现使劳动关系变得复杂,派遣单位、受派单位以及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责任、权利、义务等方面的界定不明确。这些缺陷影响了企业与劳动者之间法律关系的确立,同时也影响了企业与职工依法维护各自合法权益的权利行使,以及企业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职工队伍的相对稳定。

(二)、企业内部分配不尽合理,工时制度执行情况堪忧。

企业内部分配差距日益扩大,生产一线职工的收入偏低。据调查,企业增资和提高工资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管理层和骨干层。工资分配方面,明显偏向管理层和骨干层。生产一线职工的工资水平只相当于高层管理人员的1/4以及中层管理人员的1/2左右。此外,在工时制度执行方面,根据江苏省常州市总工会民管部对该市125家企业工时制执行情况的调查,有86.64%的职工存在加班加点的情况,其中有些职工季度最长工时达到1086小时,超过法定季度总工时580小时。这意味着职工连续工作三个月,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而一些企业对职工加班超时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二、劳动关系类型的划分

1、根据是否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可以分为劳动合同关系和事实劳动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在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可能要承担二倍工资、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法律责任。

2、根据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可以分为全日制劳动关系和非全日制劳动关系。

全日制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每天工作超过4个小时的劳动关系,而非全日制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4个小时、每周不超过24小时的劳动关系,也被称为小时工。因此,如果劳动者每天工作5个小时,则属于全日制劳动关系,而不是通常理解的必须工作8个小时。

3、根据是否直接用工,可以分为劳动关系和劳务派遣关系。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一对一的关系,而劳务派遣关系是指存在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两个单位,这两个单位共同承担原本一个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4、从“适用”还是“依照执行”的表述,可以分为企业劳动关系和机关事业单位劳动关系。

机关事业单位劳动关系形态较为复杂,主要涉及编制外用工的劳动者,还包括有编制的工勤人员。在签订合同方面,编制外用工有的订立劳动合同,有的订立聘用合同。在用工形式方面,有的直接与所在单位订立合同,有的则通过劳务派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发放工资记录确认劳动关系

    发放工资记录在确认劳动关系中的作用。通过介绍劳动关系确认的条件和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说明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如何成立,以及工资记录的重要性。文章详细阐述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不同依据、适用法律、主体资格、关系性质以及工作实施和责任承

  •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及手续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流程及所需手续。变更投保人需经过原、新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同意,并提供相关文件。对于因原投保人身故等原因变更的,还需提供死亡证明等文件。更正信息时需投保人本人签字。涉及投保人保障责任的险种变更时需填写健康告知书。部分信息变更可通过

  •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特别是在个人承包经营中的劳动关系问题。合法的承包关系中,承包人与所雇劳动者之间是独立的用工关系,与发包人之间并无劳动关系。但如果承包人原系发包人单位职工,则承包行为是双方履行劳动合同的特殊方式,双方劳动关系依然存续。判断劳动

  • 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关系认定的规定。劳动关系的建立需通过书面劳动合同,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在用工一个月内订立。同时,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即使没有书面合同,满足一定条件如主体资格、劳动规章制度适用等,劳动关系仍然成立。

  • 60岁员工签劳务合同的法律依据
  •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 伤残补偿金是否属于遗产继承范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