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些地方反映的情况,部分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未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劳动争议时难以确定双方劳动关系,从而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难以维护,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发布以下通知: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虽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以下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双方劳动关系存在时,可以参考以下凭证进行认定:
其中,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劳动者填写的招用记录和考勤记录等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如果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符合第一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如果双方协商不一致,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然而,对于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的劳动者,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予以订立。
如果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应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引发争议时,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劳动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包括外资企业)。
劳动关系的确立主要参考以下三个标准:
这三个标准实际上涵盖了对“用人单位”、“劳动行为”和“劳动者”三个方面的考察。用人单位必须是我国劳动法中定义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而“劳动行为”是指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具体劳动并获得报酬的过程。同时,“劳动者”也必须具备合法的资格。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小赵为例,如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补足差额。劳动者应与用人单位协商,如协商不成可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规定中关于道路通行、实习期、驾驶特定车辆、机动车标志及载物的详细规定和处罚标准。文章强调了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包括实习期内驾驶人员的特殊要求和处罚措施。
实习期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及辞职实例。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有不同的试用期时长规定,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是双向选择的表现,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实习员工因缺乏成就感等原因提出辞职时,需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并
《劳动合同法》对于员工应对单位的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应对方式。调岗调薪需与员工协商一致,除非员工患病或非因公受伤等特殊情况。调岗必须证明员工不能胜任原工作,并需明确绩效考核制度。劳动合同的订立需遵循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员工不必服从用人单位任意的调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