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规定,工资支付必须以法定货币形式进行,不得使用实物或有价证券支付工资。
工资支付应直接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如果劳动者因故无法领取工资,可以委托亲属或他人代领。无论以何种形式支付工资,企业都必须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工资清单,并办理签收存档。
根据劳动法规定,工资支付周期至少为每月一次。如果企业的工资结算周期为年度,应按月预付,并在到期时结算。支付工资的日期必须明确,如果遇到休息日或节假日,应提前支付至最近的工作日。企业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工资支付日期未支付工资的行为即为拖欠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约定,企业应在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内提供全部劳动报酬。无正当理由不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即为克扣工资。除了补发工资克扣额外,企业还必须按规定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应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进行宏观调控。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工资分配方式和水平。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并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综合考虑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就业状况以及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根据《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必须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
根据《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工资。
实习期间是否应该支付工资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实习生若遵守实习单位规章制度并付出劳动,实习单位应支付一定劳动报酬。实习生的工资标准原则上不应低于国家规定,并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因此,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履行了劳动义务,应享有相应的劳动报酬。
试用期降薪的违法性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结束后降低员工薪资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低于最低标准。用人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此外,辞退员工时也需注意告知录用条件
委托招生合同的内容,包括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招生成果的确认以及其他相关规定。甲方委托乙方开展招生工作,乙方负责宣传、培训、考试等工作,双方需保密协议内容,并就招生成果的确认和报酬计算做出约定。合同为一式两份,有效期限为一年,可续签,如有未尽事宜双方
确认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仲裁并非一裁终局的问题。劳动纠纷仲裁的一裁终局主要适用于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争议金额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的情况,以及因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发生的争议。劳动关系涉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