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卫生规程是指国家为了保护职工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的健康,防止、消除职业病和各种职业危害而制定的各种法律规范。职业病是指在劳动过程中,由有害健康的工作背景和劳动条件长期影响所造成的人体器官的疾病。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劳动卫生的法律保障将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其主要内容有:
1、防止粉尘危害的规定。劳动卫生规程要求各生产单位,凡是有粉尘作业环境的,要努力实现生产设备的机械化、密闭化,设置吸尘、滤尘和通风设备。
2、防止有害有毒物质危害的规定。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的气体和液体的长期影响会严重地损害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因此,劳动卫生规程严格规定了车间作业环境中有害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如一氧化碳为每立方米不超过30毫克、“六六六”为每立方米不超过0.1毫克等。
3、防止噪音和强光的规定。在从事衔接、锻压、电焊、冶炼等作业环境中所产生的噪音和强光,对作业工人的视觉和听觉都有不良影响。劳动卫生规程要求作业环境要有消音设备,工人操作时要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等。
4、防暑降温和防寒的规定。作业时环境的温度应有统一规定,高温和高-寒对工人都有不良影响工厂安全卫生规程》规定,室内工作地点的温度经常高于35摄氏度时,应采取降温措施;低于5摄氏度时,应设取暖设备。
5、通风照明的规定。工作场所的光线应该充足,采光部分不要遮蔽。通道应该有足够的照明。
6、个人防护用品的规定。从事有灼伤、烫伤或者容易发生机械外伤等危险的操作,在强烈辐射热或者低温条件下的操作.散放毒性、刺激性、感染性物质或者大量粉尘的操作,经常使衣服腐蚀、潮湿或者特别肮脏的操作,都要按照规定发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护腿、鞋盖、防护眼镜、防毒面具、防寒用品等防护用品。
雇佣合同解除时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当用人单位与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员工解除雇佣合同时,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对于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或者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近年来逐渐兴起了财务外包,那么财会外包服务合同该怎么写呢?(二)甲方应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乙方外包服务人员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事故,减少工作危害。
工厂的工作服要劳动者自己购买是不合理的,特别是一些劳动保护的劳动防护用品,应该由用人单位提供,用人单位有保障劳动者安全的责任。第五十三条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