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时间:2024-09-11 浏览:6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实施
一、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要求
根据《劳动法》第52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二、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条文解释,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用人单位对劳动安全负有的责任,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2. 安全教育制度: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3. 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并解决劳动安全问题。4. 伤亡事故和职业病调查处理制度:对发生的伤亡事故和职业病进行调查处理,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再次发生。此外,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是指关于消除、限制或预防劳动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保障设备、生产正常运行而制定的统一规定。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三个级别。
三、集体合同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规定
《集体合同规定》第十二条对劳动安全卫生作出了具体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劳动安全卫生责任制:明确用人单位对劳动安全卫生负有的责任,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2. 劳动条件和安全技术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符合安全要求,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3.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劳动者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4. 劳保用品发放标准:明确劳保用品的发放标准,保障劳动者的个人安全防护。5. 定期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体检: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与工作相关的健康问题。通过以上规定和制度的实施,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制度能够确保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促进劳动生产的正常运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
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的订立目的和依据,以及合同的具体内容和条款。合同旨在规范企业和职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行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维护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权益,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工会参与安全生产、合同签订和履行、劳动安全卫生的主要内容以及监督和
-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及分类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及分类,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制度、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这些制度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促进安全生产,明确规定了各项计划措施的完成
-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有哪些权利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
-
女职工权益保护法
第一条为了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健康,制定本规定。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采取措施改善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对女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培训。用人单位应当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
-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
厦门市劳动安全卫生条例
-
工会是怎么调解工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