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务派遣 > 中止劳务合同违约金多少钱

中止劳务合同违约金多少钱

时间:2024-02-27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4260
在我们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因为合同而起到一些纠纷,特别是劳务合同中,例如终止劳务合同这方面的事情,那么很多人不知道关于中止劳务合同是否需要缴纳违约金,或者中止劳务合同违约金多少钱,对此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止劳务合同的违约金金额

一、劳动者需支付违约金的情况

1. 专项培训费用约定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并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情况下,双方可以协议约定服务期。如果劳动者违反了服务期约定,应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金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尚未履行服务期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约定服务期不影响按正常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2. 保密事项约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内按月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违反了竞业限制约定,应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1. 构成要件的不同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除非是由于劳动者的过错造成的,无论用人单位是否有过错,都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劳动者因用人单位的过错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违约金则需要一方违约。

2. 计算基点的不同

违约金的具体数额应以具体损失为平衡的基点。而经济补偿的计算基点并不是劳动者因劳动合同解除而受到的损失,而是劳动者对用人单位已作出的贡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时间越长,离职时的经济补偿金就越多;相反,工作时间越短,经济补偿金就越少。

3. 功能的不同

违约金的功能主要在于赔偿守约方因对方违约而遭受的损失,而经济补偿金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具有赔偿性质;另一方面,当劳动合同解除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当事人无法归责时,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照顾义务的一种补贴。其法律性质是对被雇佣劳动者的离职补偿。

二、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

1.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

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包括:

(一) 劳动合同期满;

(二)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三)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宣告失踪;

(四)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

(五)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除;

(六)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

劳动合同期满时,如果符合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之一,劳动合同应延至相应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根据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劳动合同终止时,如果劳动者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务派遣工合同未到期时的裁员处理方式

    劳务派遣工合同未到期时的裁员处理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裁员是否合法决定了是否需要劳务派遣单位赔偿。同时介绍了劳务派遣的定义、优势以及被派遣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工资福利待遇和政治权利等。

  • 合同工违纪的处罚依据

    劳动者违纪的处罚依据。劳动者不遵守单位纪律造成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违反保密事项也需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业培训后,如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需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有明确规定。违反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

  • 什么情形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的规定。只有在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或违反竞业限制协议这两种特定情形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才能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违约金的设立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将被视为无效。双方在约定违约金时应遵守法律规定。

  • 房屋出租代理合同

    一份房屋出租代理合同的主要内容。合同涉及房屋位置、代理期限、租金、其他费用以及委托方和代理方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在代理期间,甲方不得无故收回房屋,否则需赔偿乙方违约金。同时,甲方需确保房屋的正常使用并按时修缮设施,乙方需确保客户合法守法并结算各项费用

  • 非工伤死亡赔偿协金的领取方式
  • 抵押担保债权的范围及其构成要素
  • 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