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解除劳动关系 > 离职补偿金的年限怎么计算方法

离职补偿金的年限怎么计算方法

时间:2023-09-21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4434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或者是再就业者充斥在人才招聘市场上,寻找新的工作, 当然同样每年也有大量的劳动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自己的岗位,而有的就可以获得离职补偿金,那么离职补偿金的年限怎么计算方法?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离职补偿金的计算方法

在实践中,许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存在一个错误的认识,即经济补偿金最多不得超过12个月。然而,根据法律规定,只有两种情况下经济补偿金不得超过12个月。

一、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当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时,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

如果劳动者在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1、合意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根据现行规定,当用人单位提出协商解除合同时,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进行补偿。而对于劳动者提出协商解除合同并没有明确规定是否给予经济补偿金,一般以双方协商的结果为准。

2、过失性辞退解除劳动合同:

由于合同的解除是由劳动者的过失行为所致,因此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3、非过失性辞退的三种解除:

对于非过失性辞退的三种解除情况,除了必须按照服务时间1年给予1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和必须提前30天通知的规定外,还有各自的特殊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职补偿金的月平均工资如何计算

    离职补偿金的计算方式。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离职补偿金依据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补偿标准取决于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同时,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行为违法,应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以保护劳动者

  • 劳动法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问题。员工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书面递交辞职信。在离职后,员工必须办理工作交接,否则企业有权暂扣工资。虽然扣留档案和社保不符合劳动法规定,但企业可能会采取相应措施。因此,离职时应谨慎处理各项工作事宜以避免纠纷。

  • 企业裁减员工的条件

    企业裁减员工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企业需在满足一定条件并向工会或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方可裁减人员。裁减员工时,应优先留用特定人员。同时,公司裁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修订草案扩大了工会会员身份的条件范围,保障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企业在招聘员工后应进

  • 2020年离职赔偿金标准
  • 员工离职不签解除合同的处理方法
  • 如何计算离职补偿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