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具体情况,提前离职可分为两种情况:
1. 工作未完成的情况下,劳动者不能提前离职。
2. 若工作已经交接完成,但离职时间尚未到来,且与原公司达成一致协议,劳动者可以提前离职。
劳动者辞职的方式有三种情况:
1. 正常辞职:劳动者需提前30天书面提出辞职申请,第31天即可离职。在试用期内,提前3天书面提出即可。用人单位有责任结清工资并办理离职手续。
2. 即时辞职: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立即离职,无需用人单位批准。劳动者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剩余工资、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并办理离职手续。
3. 违法辞职:劳动者未提前30天提出离职,且用人单位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离职属于违法行为。如果该违法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如招聘费用),用人单位可要求劳动者承担相应责任。
劳动者可以通过快递或挂号信邮寄方式将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即辞职信、辞职报告)送达给用人单位,以便保留证据。若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工资或不办理离职手续,劳动者可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来解决争议。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劳动者被解雇后,有权获得基于离职前平均工资和工作时间长短的经济补偿金。若劳动者的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则支付标准受限。同时,双倍工资与补偿金为不同概念,公司需依法支付两者费用。具体支付标准和情境有所区别,用
人事人员处理职工入离职手续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合同解除通知期限、违反法律法规的后果、离职工作交接、相关费用结算、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以及社保和公积金减员手续等内容。另外,还讨论了员工离职的两种情况,即员工主动离职和企业因员工不符合要求等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情
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会议决议,内容包括免去某职务并选举新任、辞职与聘任以及相关职务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决议应符合公司章程规定,不得超出经营范围、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决议需经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
员工离职后的工资支付问题。单位应在员工离职当天结清所有报酬和费用,不得克扣工资。只有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如代扣个人所得税、代缴社会保险费用等,用人单位才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一定费用。若单位拒绝结清工资或苛扣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