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 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 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具体有以下三种情况:
a) 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b) 经仲裁后双方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农民工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c) 如果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在遭遇拖欠工资等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农民工绝不能采取过激行为和暴力等手段,如爬楼、堵路等。解决问题时应依靠法律途径,否则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触犯刑律并被追究责任。
离职补偿金的计算方式。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离职补偿金依据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补偿标准取决于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同时,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行为违法,应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以保护劳动者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问题。员工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书面递交辞职信。在离职后,员工必须办理工作交接,否则企业有权暂扣工资。虽然扣留档案和社保不符合劳动法规定,但企业可能会采取相应措施。因此,离职时应谨慎处理各项工作事宜以避免纠纷。
企业裁减员工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企业需在满足一定条件并向工会或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方可裁减人员。裁减员工时,应优先留用特定人员。同时,公司裁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修订草案扩大了工会会员身份的条件范围,保障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企业在招聘员工后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