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解除劳动关系 > 职工未婚先孕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吗

职工未婚先孕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吗

时间:2023-11-11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4682

法律法规保护“三期”女职工权益

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三期”女职工,应给予特殊的保护。然而,在实际情况中,“三期”女职工的权益仍然存在被侵害的情况。本文将对九例“三期”女职工权益争议案件进行评析,旨在为单位规范用工和女职工依法维权提供帮助。

因孕妇身份被调整为清洁工

案例回放:2007年4月,杨女士请了一个月长假到国外探望丈夫。回来上班后,她得知公司一个项目解散,包括她在内的十名员工将要离职。然而,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因此公司无法解除她的劳动合同,只好给她安排了一个清洁工的工作。这个工作包括清扫公司厕所和其他清洁工作。杨女士对此感到气愤,认为这个工作不适合她的身份和薪资。

点评:根据法律规定,调整“三期”员工的岗位应当合理,特别是对于孕妇来说,清洁工作对她们来说是不合适的。如果公司无法为月薪9000元的员工找到比清洁工更适合的岗位,这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孕期被除名,女工起诉电子公司

案例回放:2008年5月底,祖女士是一家电子公司的职员,距离预产期只有一个月。由于患有糖尿病,她申请休息未被批准。几天后,她再次要求休两个月的“无薪假”,但被拒绝。此后,祖女士一直未上班,也未与公司联系。一个月后,她在加拿大生下孩子。回国后得知,她在生产前几天已被公司除名。祖女士将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近20万元。公司称,祖女士连续旷工3天,违反了规章制度。法庭判决认定,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无不当之处。

点评:根据《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的规定,如果经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证明有可能影响正常生育的情况,女职工可以申请产前假。如果这个案件发生在上海,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祖女士距离预产期只有一个月,只需要到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相关证明,就可以向公司申请产前假,而不需要申请“无薪假”。公司应当批准她的产前假,这样就不会发生后续的纠纷。

追讨社保以享受生育保险

案例回放:2011年1月,李某是一家杂志社的编辑,已怀孕7个月。然而,自从2009年8月进入这家杂志社以来,单位从未为她缴纳社保。她担心无法享受生育保险,因为她是外地户口。目前,劳动监察部门已介入调解,杂志社口头承诺会结清欠款和补缴社保。

点评: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通知,从2009年7月1日起,具有外省市城镇户籍的从业人员,如果年龄在45周岁以下等情况,与属于参加本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范围的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于李某等人来说,如果符合以上情况,她们应当补缴城镇保险,并享受本市的生育保险待遇。如果李某等人不符合通知中的规定,而属于缴纳本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的范围,单位应当按规定补缴综合保险,并承担职工生育期间的工资等。

未婚先孕遭解聘,劳动关系被恢复

案例回放:2008年1月1日,夏某与一家北京网络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然而,2月3日,她收到了公司的辞退信,理由是她未婚先孕。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劳动关系被恢复。

点评:未婚先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怀孕至产前一直未婚,这是违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行为。如果单位在规章制度中明确将其列为严重违纪行为,一般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另一种情况是女职工在怀孕前已经补办了结婚和生育手续。在这种情况下,单位以未婚先孕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孕期请假遭解职,法院判决恢复劳动关系

案例回放:魏某是上海某电子设备公司的职工。2008年4月22日,魏某因孕期不适,通过手机短信告知经理要请假去医院检查。经理没有回复。次日上午,魏某再次电话请假,并提供了妇幼保健院出具的建议休息一个月的医疗证明单。然而,公司以魏某“擅自连续旷工三天、严重违反公司管理制度”为由,决定自4月27日起解除劳动关系。后来,法院判决公司必须在10日内恢复与魏某的劳动关系。

点评:现代社会通信手段多样,员工特别是“三期”员工由于身体不适等原因,使用短信、MSN等方式请假是常见的。只要法律法规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未明文禁止,这些请假方式是有效的。即使员工在紧急情况下未严格履行规定的请假手续,也可以事后补交病假证明。单位不能仅凭员工连续旷工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依据。然而,如果员工存在伪造病假证明等行为,可能构成严重违纪。如果“三期”女工确实构成严重违纪,单位也有权解除劳动关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劳动者被解雇后,有权获得基于离职前平均工资和工作时间长短的经济补偿金。若劳动者的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则支付标准受限。同时,双倍工资与补偿金为不同概念,公司需依法支付两者费用。具体支付标准和情境有所区别,用

  • 人事人员应注意的职工入离职手续事项

    人事人员处理职工入离职手续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合同解除通知期限、违反法律法规的后果、离职工作交接、相关费用结算、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以及社保和公积金减员手续等内容。另外,还讨论了员工离职的两种情况,即员工主动离职和企业因员工不符合要求等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情

  • 劳动关系解除的证明

    《劳动合同法》中劳动关系解除的证明和解除时间的确定问题。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需出具证明,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关系的解除时间根据多种情况而定,包括协商一致、期限届满、条件成就、劳动者违纪等原因。对于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需书

  • 辞退后的工资支付问题

    员工离职后的工资支付问题。单位应在员工离职当天结清所有报酬和费用,不得克扣工资。只有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如代扣个人所得税、代缴社会保险费用等,用人单位才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一定费用。若单位拒绝结清工资或苛扣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解除劳动关系工会可不可以调解
  • 厂子搬迁员工不去有赔偿吗
  • 工伤医疗期内可以变更劳动合同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