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流程
时间:2024-05-24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的法律程序
一、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前的环节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之前,需要经过以下特定环节:1. 对于因违纪、违法行为而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用人单位必须进行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并在此无效后方可解除合同。2.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通常应征求本单位工会的意见。在裁员情况下,应提前30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相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同时,应征求工会或全体职工对裁员方案的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3. 解除劳动合同需经过主管机关的审核或批准。根据法律规定,裁员前应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员方案和工会或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行政部门的意见。
二、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和签订协议环节
1.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在裁员情况下,通知形式为正式公布裁员方案。2. 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与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就解除日期和法律后果签订书面协议。3. 在解除劳动合同通知时,应按照先后顺序进行直接通知、邮寄通知和公告通知。只有前一种方式无法通知时,才可使用下一种通知方式。4. 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三、解除劳动合同后的环节
1. 办理社会保险手续。用人单位应负责全额缴纳劳动者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劳动者应持有各类社会保险手册或缴费凭证。2. 失业登记:用人单位应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并告知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同时,将失业人员名单在解除劳动关系后7日内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劳动者的个人档案应转移至地方劳动部门或劳动力交流市场。3. 对于裁减人员,应提供自裁员之日起6个月内优先录用的就业保障。4. 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应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此外,可能还涉及以下环节:依法通知工会,工会有权提出意见,用人单位应认真研究;若解除劳动合同违法,工会有权要求重新处理。如果劳动合同解除引发争议,还需按照调解、仲裁、诉讼等程序处理。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劳动者被解雇后,有权获得基于离职前平均工资和工作时间长短的经济补偿金。若劳动者的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则支付标准受限。同时,双倍工资与补偿金为不同概念,公司需依法支付两者费用。具体支付标准和情境有所区别,用
-
人事人员应注意的职工入离职手续事项
人事人员处理职工入离职手续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合同解除通知期限、违反法律法规的后果、离职工作交接、相关费用结算、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以及社保和公积金减员手续等内容。另外,还讨论了员工离职的两种情况,即员工主动离职和企业因员工不符合要求等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情
-
辞退后的工资支付问题
员工离职后的工资支付问题。单位应在员工离职当天结清所有报酬和费用,不得克扣工资。只有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如代扣个人所得税、代缴社会保险费用等,用人单位才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一定费用。若单位拒绝结清工资或苛扣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竞业限制领域如何界定
竞业限制的领域一般由双方在竞业限制中约定,主要包括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
-
签保密合同离职后公司不给经济补偿怎么办
-
合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有多少
-
单位拒绝解除就业协议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