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工资。因此,试用期被辞退后,应立即结清工资。
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实际上,实习期和试用期在本质上是有所不同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具备劳动者身份。实习期间的实习生并不被法律视为劳动者,实习工资完全取决于实习单位与实习生的协商,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实习岗位根本没有实习工资,最多只提供实习补贴。然而,试用期就不同了,试用期员工是有权领取工资的,工资数额也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虽然试用期员工还不是公司的正式员工,但双方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因此,对于试用期内公司不支付工资的情况,完全可以通过劳动争议处理办法来解决。
对于在试用期内公司不支付工资的新员工来说,他们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规定,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此时双方形成劳动合同关系,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工资。如果在试用期内公司不支付工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
根据规定,我国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劳动争议: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纠纷发生在国家机关与其公务员之间、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与其正式在编员工之间,属于人事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因此也不属于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其工勤人员以及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之间的争议,符合上述情况的,属于劳动争议。企业化经营管理的事业组织与其员工之间的争议,如果符合上述情况,也属于劳动争议。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如何递交辞职报告的问题。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选择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辞职报告。书面报告可以交给人事部门或通过快递邮寄给负责人或人事部门,而口头或信息方式需确保对方能够收到。
试用期与考核期的区别。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是劳动合同中的考核期,双方可进行双向选择。而考核期并非法律明确概念,若其可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则实为试用期。试用期的考核方式可采用试卷考试和实战型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以评价劳动者的能力。
试用期内口头解雇的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雇劳动者需证明其不符合录用条件,并需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口头解雇若无相关证明则无效。同时列举了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形,用人单位可根据这些情况解雇劳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在试用期内被辞退属于非过失性辞退,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如果辞退属于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