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要一次性付清工资,所以试用期被辞退不现结工资是违反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按规定,试用期内的员工属于正式的员工,从公司用工之日起即建立劳动关系,所以,试用期内在节假日加班是有加班工资的。
并且,支付加班工资时,公司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员工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报酬:
1、安排员工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员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员工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如果所在的公司拒绝或者支付不足额的加班工资,员工可以按以下处理:
1、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
2、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要求公司及时支付加班费;
3、经过劳动仲裁不服裁定的,可以去法院起诉。
最后,建立劳动关系后,为互相了解彼此,公司与员工通常会约定试用期。但是,即使有试用期的约定,但并不影响双方的关系,所以该员工可以享受应当的员工权益。如果双方对加班工资等产生争议,并且争议较大难以解决的,可以必要时找个专业律师介入。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小赵为例,如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补足差额。劳动者应与用人单位协商,如协商不成可申请
我国劳动法中关于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的考察期,不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合同应与劳动合同一起签订,用人单位不得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不得限制劳动者的解除权。试用期
入职时只签试用期合同的行为效力问题。明确提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内。试用期合同是劳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应遵守相关规定和制度,保护双方的权益。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
甲方与乙方关于成人教育脱产学习的合作协议。甲方为乙方提供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乙方需满足报考条件并遵守学校规定,完成学业后获得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甲方还设奖学金鼓励委培生努力学习,并为其提供就业服务。协议详细规定了双方的义务、费用、退学规定